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7DCT量产破百万 蜂巢易创电动化技术创新加速迭代升级
中国汽车报网 ·  张海天 ·  2019-11-20

  11月19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蜂巢易创)承办的“自主研创 合力共赢”高峰论坛在保定举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向阳,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总经理、博士原诚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政研中心主任吴松泉,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副院长席军强,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创新联盟秘书长李盛其,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张赤东,清华大学教授张俊智,长城汽车副总裁、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海锋,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郑立朋等近百位资深专家、学者及行业领军人物出席本次会议,重点围绕中国汽车自主零部件产业发展路径,技术创新、跨界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唐海峰为到场专家讲解蜂巢易创相关前瞻技术产品

  在上午对蜂巢易创的工厂参观活动中,蜂巢易创宣布旗下7DCT变速器总产量超越一百万台。这意味着,获得过“世界十佳变速器”、“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大奖的7DCT变速器,不仅在技术方面达到业界领先,也经历过了百万消费者的考验,充分证明其可靠性和耐用性。同时,蜂巢易创还向到场嘉宾展示了阶段性研发成果,包括基于下一代P2混动技术迭代升级的9HDCT、以及常规动力版本9DCT和9HDCT变速器等前瞻产品。

唐海锋发表致辞

  谈及7DCT变速器研发历程时,唐海锋在致辞中表示,“创新”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要想实现真正的崛起,需要从更深层次、更多元维度实现“创新中创新”,这要求蜂巢易创不但要保持创新动力,更要注重将研发规划和产品规划进行统筹考量,将创新技术快速SOP转化为生产力。

  据唐海峰介绍,在7DCT产品量产百万台之外,基于国际下一代P2混动技术迭代升级的9HDCT、领先的串混联DHT技术,也将在未来两年陆续进入SOP阶段。“目前,9HDCT及其常规动力版本9DCT产品正在同步进行B样样箱台架测试及整车验证及C样设计优化,预计2021年初实现量产,DHT项目已开始进入A样实验阶段,预计是2021年底实现量产。”唐海峰说。

  同时,下一代纵置动力总成预研机型GW4D24和GW6V30产品,已具备机械及性能开发及验证能力,将以最佳匹配发动机、电机、变速器实现燃油经济性及最佳集成化整车装配性为主要突破点,补齐国产发动机关键短板,逐步向高端制造产业链上、下游渗透。

亨宁解读产品优势

  据蜂巢易创传动总工程师亨宁介绍,混动9HDCT及其常规动力版本9DCT、DHT变速器是基于7DCT技术进一步创新,研发的一款更小型化、轻量化、高承载(可达到500N•m)性能的硬科技,与7DCT相比,采用了内置集成式TCU、窄齿宽和薄型同步器设计等技术,其综合效率提升了1~2%,但重量降低了近10%,轴向长度也缩短了40mm。同时,基于其更小的尺寸,在对前部布置电机时更加从容。除此之外,蜂巢易创也在积极开发多类型新能源变速器,如集成式电桥、电动车两速减速器和集成式的9HDCT以及用于混联驱动的传动系统DHT等等。

  对于7DCT实现百万台量产,汽车业界的多位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侯福深发言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表示,对于整个的汽车变革来讲,汽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零部件”产业的支撑,零部件作为汽车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推动汽车产业变革根本的驱动力,汽车油耗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实际上是我们关键部件技术的进步支撑,蜂巢易创7DCT百万台成绩,就是中国变速箱领域取得的里程碑式成果的重要体现。企业是技术发展的主体,希望企业能够继续发挥研发创新以及产业化主体的作用,瞄准方向,特别在新兴领域,能够整合资源跨界协同去创新,共建、共享科技成果,为我国的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汽车强国做出贡献。

李庆文作发言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认为,蜂巢易创的7DCT的成功,直接验证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关键技术、关键部件上的突破,是中国自动变速器行业的成功,也是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的成功。“它告诉我们,中国品牌企业能够承担起‘创新’主体的责任。而中国品牌的关键技术创新必须要走开放之路,创新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也是中国汽车站在今天的时代制高点上能够取得成功,并最终成为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李庆文说。

  谈及全球“国际化”战略时,唐海锋表示,中国汽车包括零部件行业的真正崛起,一定在于全球化的研发布局及市场开拓。所以,从协同创新上来讲,推进 “国际化“进程就是在全球产业集群范围整合上下游及各行业资源,共创、共赢、共享的进程,在整合整车与零部件的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布局之外,协同全球“四化”资源“带动产业链”走出去“,共同研发技术产品、共享研发平台,以技术前瞻布局带动产品增量市场及全球经济产业发展,是汽车整体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唐海锋强调,对于蜂巢易创而言,唯有协同整车产业一起迈出“国际化”步伐,与”新四化“齐头并进,才能带动国产化零部件产品共同拓展市场份额,才能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蜂巢易创全球战略布局

  目前,蜂巢易创已布局全球,形成美国、奥地利、印度、韩国、日本、德国及上海、保定、扬中、无锡等十大研发中心,并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开发战略,打造了一支由外籍专家、海归专家、博士、硕士、中高级专业职称工程师等组成的国际顶尖科研团队,为公司创新产品开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除此之外,新产品量产计划也在持续加码。规划至2025年,发动机产能将达165万台,变速器将达150万套,电驱动50万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100万套,电子助力制动器(EAB)75万台,协同中国创新力量在智能车联网和电驱集成化层面“反哺”全球研发,为全球汽车产业群提供强大支撑。

  未来,蜂巢易创将协同蜂巢能源、未势能源构建起长城”清洁化”布局三驾马车,同步开展EV、HEV、PHEV及FCV四大技术架构动力系统协同创新平台,共同塑造全球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域最强健“中国心”,快速打造“共创、共享、共赢“的良性发展生态圈。

  编辑:齐萌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