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寰卫星(简称“中寰”)在商用车智能网联领域深耕了十余年。
随着基础通信网络由2G向5G铺开,中寰通过不断升级自己的技术,在网联技术储备、服务网络建设、车联网云平台搭建、车辆智能化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与国内主流商用车企业合作
多年来,中寰涉足商用车运营多个领域,基本以后装业务经营为主。“汽车是移动的,到处跑。即使我们设了很多网点,安装和拓展的速度也还是很慢。”中寰副总经理钱春洋认为,后装经营的保有量难以得到提升,10余年仅为中寰积累了20万左右的用户。
基于2014年交通运输部五号令的相关政策出台以及业务拓展需求,中寰选择通过整车企业进入整个商用车联网领域,并在2015年实现了从后装市场向前装市场的转变。
“我们秉承的核心理念是给车主司机尤其是占比85%的个体车主司机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经钱春洋介绍,中寰提供价值,主要围绕车主司机的车生活、车出行、车消费以及车生产。
本着为用户服务的理念,中寰利用多年数据采集和应用的优势,逐步展开车联网产品服务,如提供的多个版本APP,不仅满足了整个行业各个角色的需要,而且打通了汽车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信息链。
当前,中寰共与国内8家主流商用车企业合作,商用车前装车联网平台覆盖70%,卡车网联用户增量市场覆盖度高达50%;2019年上半年拥有100多万商用车联网用户。事实上,三四年商业模式的成功探索,让中寰对未来发展规划的底气更足。中寰预计,2022年在网用户将突破300万,整个存量市场渗透率约50%。
■帮助厂商解决痛点
“相较欧洲一些汽车企业,国内汽车企业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因为与客户产生的后续联系并不多,无法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只能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卖车上。”中寰企业发展部总经理李泓辰对此直言不讳。
在服务用户的同时,中寰深知满足汽车企业诉求、解决汽车企业痛点的重要性。因此,中寰为汽车企业打造了商用车车联网。汽车企业可直接触达用户,持续不断地从车联网洞察来满足用户需求。李泓辰举例说:“汽车企业在特定的线路上挑选了1万辆车,经过对背后车主的分析,明确了他们用车和换车的需求。通过线上平台精准推送特定车型的促销短信,最后高效地促成了十几单销售。另外,大数据大幅度降低服务成本,会给整个商用车行业带来巨大价值。”
中寰提供的价值如同给汽车企业插上一双翅膀。在汽车企业较好的产品基础条件上,他们通过车联网闭环管理流程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服务效果,从而实现汽车企业销量和品牌力提升。对于车主司机来说,运输成本降低最具吸引力。出于对安全节能方面的考虑,中寰推出两大核心PCC(预见性巡航产品)、智能副驾产品。不可忽视的是,权威机构路测数据显示,中寰PCC节油效果在6%至10%,结合自动挡节油效果更佳,这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极大的变革。钱春洋表示,PCC实现了从车载到车控的跨越,形成了独特优势。
■帮助二级经销商转型
近年来,商用车产销下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都给商用车企业、物流公司和从业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中寰商业发展部副总经理常飚说:“在和整车企业合作中,整车企业对销售数字的压力会传导到我们这里。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关注商用车出厂后的走向。”
2018年,76%的货车司机和车主需要通过挂靠或加盟物流公司来做个体运输业务。“要在商用车行业增加后续的增值业务,首先要考虑满足市场需求。”钱春洋认为,物流组织形式集约化、资产所有者个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中寰要做运力,群体足够大的二网是我们的主要客户。”因此,中寰在服务方面瞄准二网公司,托托新物流应运而生。
大部分挂靠公司仅关注车务费用,并不关心车主司机的运输情况。事实上,随着运费下降和运力下沉,挂靠公司面临极大的压力。如何帮助二网公司在业态急剧变化中转型,成为中寰的新课题。
常飚说,托托新物流是帮助二网公司加快资源整合、实现从单一挂靠业务向综合运输服务转型的综合服务平台。托托新物流与二网公司共同打造后服务生态,不光是赋能二网,实际更是服务和提升一些个体运力。运力提升的过程,正是基于中寰智能化科技手段,通过大数据、AI来赋能运力的过程。同时,中寰的方案能够为物流业从业者降本增效、促安全。
编辑:姚福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