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前不久,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期间,一场全球首例“三跨”(跨通信模组、跨终端、跨整车)互联互通应用展示,吸引了行业内外诸多目光。此前,本专刊刊发了对这项活动的现场体验报道。本期,《中国汽车报》记者与高通公司技术标准高级总监李俨博士交流了这项活动背后的技术内涵及应用前景。
LTE-V2X亦被称为C-V2X(蜂窝车联网),旨在利用汽车与其他汽车及路侧基础设施之间可靠的高性能实时直接通信,提升汽车安全性和交通效率,并将为未来的自动驾驶提供支持。它是基于传统的蜂窝技术衍生而来,与LTE技术使用相同的波形,但可以独立运行,不依赖于网络协助或覆盖。目前,LTE-V2X正持续演进,并有望纳入更多面向下一阶段的5G新空口(5G NR)特性。
“C-V2X有两种模式,一是基于网络辅助的V2N(车对网络)模式,即基于Uu的模式,一是直接通信模式。”李俨介绍称,在V2N模式下,如果两辆车需要感知彼此的位置、行驶方向和意图,就必须将信息上传至网络,网络整合之后再广播给其他车辆,从而让每辆车感知到周边所有车辆的位置和意图。
李俨
V2N的优势是覆盖范围特别广,甚至可以在上海接收到来自北京的车辆信息。但其缺点之一是在路口车辆密度非常大的情况下会对网络造成巨大压力,一旦网络容量不足就会产生时延,甚至丢包,造成很大隐患。于是,车企在车联网初期使用V2N模式开展一些业务,但未来还是希望使用直接通信模式。在直接通信模式下,所有车辆、道路基础设施都在一个公共频段将各自的位置、意图等信息广播出来,大家可以在同一时刻收到——即便超出覆盖范围,依旧可以提供低时延服务。这种通信是在独立频段上运行,不是在运营商频段上,所以基本不会产生费用。
李俨告诉记者,C-V2X标准最终版本于2017年6月完成,包括V2I(车对基础设施)、V2P(车对人)、V2N(车对网络)、V2V(车对车)。在此之前,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领先的3G技术规范机构)在2016年9月完成了一个先期版本,只包含V2V。之后,包括德国奔驰、奥迪、宝马在内的车企,加上包括高通在内的五家公司联合成立了5G汽车联盟(5GAA),以此推动C-V2X应用的发展,让交通、汽车、通信行业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技术发展和落地。“5GAA创立两年来得到广泛认可,目前已有近百家成员企业,大家共同决定哪些功能先开发、先部署,让车企与通信行业达成一致。”他称。
据了解,2017年6月标准完成之后,高通于当年9月发布了首款基于3GPP Release 14规范、面向PC5直接通信的C-V2X商用解决方案——Qualcomm※9150 C-V2X芯片组。这是业界最早完成、最早发布,也是最早完成GCF(GlobalCertificationForum)测试的芯片。今年8月,高通与大唐电信完成了全球首个多芯片组厂商C-V2X直接通信互操作性测试,这表明从芯片的角度来说C-V2X技术已经成熟。
在中国进行的“三跨”互联互通应用展示中,高通在全球范围第一次使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交通系统(ITS)软件栈进行了测试。高通此前在美国和欧洲的测试是使用美标和欧标,此次也是第一次按中国国标进行多厂商测试。
“中国已于近期将5.9GHz频谱分配为LTE-V2X ITS应用的专用频段,以保证其直接通信运行且无需使用移动运营商网络。可以说,该演示展示了中国在LTE-V2X领域的领先地位,可在2019年实现路侧单元和车载单元的商用部署并将该技术集成于车辆上。”李俨透露。
编辑:庞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