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爱信合资引危机(三)|“我要共享” 本土企业抱团突围即将开始
中国汽车报网 ·  刘宏龙 姚会法 ·  2018-05-15

  在“爱信合资引危机”系列报道的过程中,有行业人士向本报透露了一条爆炸信息:日本加特可,世界上首家累计生产无级自动变速器(CVT)达到3000万台规模的自动变速器供应商,将与国内某知名自主整车企业建立合资公司生产自动变速器,该消息或将于近期正式对外公布。而爱信未来同样还会在国内继续其合资之路。 

  是的,“爱信合资”之后,还有他人。 

  相比爱信的6AT,加特可CVT在中国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中同样占有较大的市场。近两年,加特可一直有意扩增在中国的CVT产能,但因中国新能源汽车飞快的发展速度,加特可对于传统CVT的再投资能否收回就略有顾虑。 

  如果该消息成为现实,就意味着加特可对未来市场需求有非常好的预期,意味着中国自主变速器企业又将失去一大块市场。难道这又是一场危机吗? 

  在《中国汽车报》的组织策划的自动变速器研讨会上,“共享”两个字被频繁提及。面对此起彼伏的危机,参与竞争的企业正在积极向业界释放抱团突围的信号。 

  ♦共享产品、技术和产业链资源 

   今天我们对“共享”的态度不同于过去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共享”的讨论,以往无论是“整”还是“零”都会不断强调“请你共享”,要求分享他人的技术成果,而现在中国自主自动变速器企业已经向“我要共享”的态度转变。这是对自主技术、自主研发产品的信心,是企业走向成熟的表现。 

  “盛瑞8AT不仅属于盛瑞,更属于中国。”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祥伍这句话喊出了他心中的抱负。为了8AT,盛瑞曾付出的艰辛和经历过的失败没必要在中国汽车产业重现。“我们渴望一个有利于8AT发展壮大的良好环境,更希望能有一个迅速让8AT发展的平台,盛瑞愿意与所有的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密切合作,共享产品、技术和产业链资源。” 

  在研讨会上,来自于长城汽车的唐海锋,以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份亮相。蜂巢易创整合了长城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电驱动、电池系统等相关部门,已经成为一家独立子公司,目的就是要把资源与行业共享。 

  “长城耗费20多亿元巨资,经过十余年积累研发成功,企业开发的7DCT各项性能与国际品牌不相上下,我们要把这款产品、核心技术,乃至研发、试验、生产体系与行业共享,开放给业界同行,这是长城的态度。”唐海锋强调。 

  唐海锋表示,共享就要彻底,7DCT产品价格给业界的价格不会高于给长城的价格。2019年长城将量产的带P2模块的八挡自动变速器也将与业界开放共享,目标就是与爱心8AT直接竞争。“未来爱信8AT能匹配的车,同样都可以使用长城混动8DCT。” 

  ♦“我要共享”待落地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共享、共创、共赢的时代,汽车产业也不例外。 

  “我要共享”体现了中国自主自动变速器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准确认知,对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变革的深刻理解。“共享”将是降低产业发展成本的有效方法。 

  “如果我们能够把7DCT关键技术共享,对整车厂好,对零部件厂也好,大家没有必要重复投资就可以获得这些技术,也是把我们的研发成果发扬光大。”唐海锋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零部件供应商都可以实现规模化。长城已经实现了50万台自动变速器的产能,未来可以达到100万台。如果这款产品全行业推广,单台价格可以做到八千元以下。” 

  中欧协会齿轮传动产业分会、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创新联盟秘书长李盛其表示,他曾去长城与魏建军交流,魏建军表示,“要用长城的技术优势帮助那些没有自主变速器的整车企业抢赢快速增长的市场”,这就是共享、共赢。 

  李盛其说:“我们要画合作圈。”以突破核心技术为主线,进行深度合作。自动变速器企业之间要联手,实现渠道互补,“整零”之间也要合作,过去强调的是贸易层面,现在要把握是以能否得到产业核心技术为根本宗旨,我们要参照美、日、德等国家的自动变速器企业的生存模式,做强我们自己的企业,开启合作的全新局面。 

  研讨会中,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珠海华粤传动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位公司代表也同样表示,愿意同整车以及同行进行深度的战略合作和资源共享,共同打造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成本领先的产品,让我国整车品牌有竞争力。 

  “唯有自强才能自立,唯有自主才能强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工程系科研副主任徐向阳表示,“我国变速器企业应该有开放、共享、合作的心态,与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开展密切的资本合作和技术合作,全行业齐心合力,共同培育自主自动变速器供应链,共享产业的成果。那么,我们有能力在五到十年的时间内培育出像日本爱信这样的世界级变速器企业。” 

  在爱信合资引发的危机感下,国内企业“我要共享”的声音愈加强烈,自主自动变速器企业的合作意识正在加强,那最终该如何让产品共享落地,让技术共享实现?敬请关注《中国汽车报》“爱信合资引危机”后续报道。 

  策划编辑:吕彩霞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