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第五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大饭店举行。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介绍,以“3D打印重新定义制造业”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将于6月17~18日在佛山枫丹白鹭酒店举行。
罗军透露,全球首个3D打印批量化制造中心落户广东省佛山市大沥镇。6月16日,广东(大沥)3D打印协同创新平台将正式对外开放。
这次看上去普通的发布会却让记者有些惊艳、意外和欣喜。
■惊艳的是,广东佛山的一位镇长来北京谈高新技术产业“救国”。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镇长黄伟明表示,3D打印产业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大沥将会以3D打印产业为突破口,以广东(大沥)3D打印协同创新平台为支撑,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以兰湾智能—曼彻斯特大学先进激光工程联合实验室为依托,积极创造条件,营造创新氛围,吸引全球顶尖的科研机构和国际一流人才落户大沥,打造大沥科技创新高地。
■意外的是,国内3D打印行业大咖纷纷捧场,现场直击行业痛点并疾呼产业发展。
年逾80的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顾问、清华大学老教授、我国3D打印发展创始人颜永年认为,我国3D打印与国外的差距不可小嘘,但是也并不是不可逾越。尽管近几年我国科技部、工信部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给予了很多政策支持,但是我们并没有原创性的技术诞生,与国际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在鼓励自主创新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
颜永年
颜永年表示,3D打印产业加速进入制造阶段。他认为,军工行业、生物制造等行业可以率先实现规模应用。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张海鸥教授系统性介绍了自主开发的“智能微铸锻铣复合制造技术”,以及与国内外多家企业的合作状况。他认为,国内3D打印行业还需要进一步抱团发展,形成合力。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从2012年发起成立以来,在推动我国3D打印产业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学院陈继民教授、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杨伟东教授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3D打印的技术工艺、市场应用做了系统阐释。
■欣喜的是,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确实在为3D打印产业做事。
3D打印不仅仅是一项先进制造技术,更是一项国家战略。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下一轮工业革命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HP、GE、西门子、霍尼韦尔、美铝等一大批传统制造业企业进入3D打印领域,未来几年3D打印的优势将集中爆发。“目前,从技术工艺、材料、软件、应用等指标来看,我们3D打印产来与国际差距非常明显。”罗军认为,我国3D打印发展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政府积极扶持,鼓励企业搭建更多开放式应用服务平台,促进3D打印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二是鼓励企业与国际顶尖的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创建国际化的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研究院;三是鼓励理工科院校、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开设3D打印学院(专业),培养更多3D打印应用型人才。
■最后,罗军介绍了第五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的主题“3D打印重新定义制造业”的重要意义。一是3D打印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打印模型和样件,更多是直接制造功能性产品,3D打印介入传统制造业领域,必将与传统产业展开激烈竞争,并带来新的产业革命。二是认识也在进步。民众对3D打印的认识已经从概念阶段到应用阶段转变,这一切说明3D打印产业发展将指日可待。
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由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和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共同创办,先后在北京、青岛、成都、旧金山、上海等城市举办年会,是全球3D打印行业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在推动3D打印国际间对话合作,促进行业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编辑:黄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