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剧情跌宕起伏 博通VS高通VS恩智浦的并购真让人看不懂
中国汽车报 ·  赵玲玲 李沛洋 ·  2018-02-24

  博通对高通的收购案一波三折,再加上高通对恩智浦的收购尚未结束,让这一场芯片行业的并购案剧情变得更加跌宕起伏。

  近日,据外媒报道,高通将恩智浦半导体的收购报价上调至每股127.50美元,较此前每股110美元的报价高出16%,总额达到440亿美元。随后,博通宣布将高通的收购价格下调4%。

  并购混战的目前结果就是博通与高通之间的互相指责:

  博通方面表示,高通对恩智浦的新报价过高,是“无视”高通股东 利益的行为。

  高通则抨击博通的收购报价下调,称调整后的每股79美元的价格“使得交易要约变得更加糟糕。”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暂且将纷争搁置,为何高通突然要提高对恩智浦的报价?

  高通收购恩智浦价格再升 究竟图个啥

  将恩智浦“收入囊中”将推动高通发展,帮助高通从智能手机的业务中分化出来。事实上,高通在几个业务线上都面临着压力,而且还处于与其最大客户苹果公司的法律争端之中。

  高通的芯片业务或受到智能手机市场放缓的影响。通过完成恩智浦的交易,高通公司能够将其业务从智能手机市场转移到其他快速发展的领域,如物联网和汽车半导体。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扩张,这一趋势可能会加速。作为汽车半导体的最大供应商,恩智浦拥有14%的市场份额,高通可从这一趋势中获得显著的收益。高通预计到2020年,包括汽车半导体、安全和互联网连接设备在内的市场价值可能达到770亿美元。

  美国当地时间2月22日,高通董事会给股东的一封信中更明确指出了提高对恩智浦报价的理由,“恩智浦将为高通提供重要的战略利益,包括收入多元化,前景乐观。恩智浦非GAAP营业收入增长了20% ,这意味着每股127.50美元的价格实际上低于原始交易价格的倍数。我们乐观地认为,近期交易将获得必要的额外投标以及最后一次所需的监管许可,并且收购将很快结束。”

  高通对收购恩智浦的坚持,应该不仅看中了恩智浦对高通业务的增长力,还是一种阻挡博通收购的尝试。据报道,博通对高通的收购有一个条件,即高通不会将其对恩智浦的报价提高到每股110美元以上。虽然博通最近软化了立场,表明该公司将保持开放的选择,但这些发展可能使该收购复杂化。此外,如果高通能够与恩智浦达成这项交易,将会增强高通股东的信心,即高通不需要通过博通收购来推动增长,因为恩智浦在几个快速扩张的市场中已占有一席之地。

  博通收购高通价格不升反降 意欲何为

  面对高通提高恩智浦报价的行为,博通将收购高通的价格下调了4%,收购价从之前的82美元/股下调至79美元/股,总价也因此减少40亿美元至1170亿美元。

  就在不久之前,博通曾公开表示将收购价格提高至82美元/股,更表示这是博通可以提供的“最佳且最终”的出价。但高通方面却选择残忍拒绝,并宣称博通严重低估了高通的价值。

  博通对高通收购案的股权代理顾问公司ISS(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 Inc.)认为,博通之前对高通的收购要约可以算是双方就近年来半导体领域最大并购案展开谈判的一个良好起点,因此建议高通应该与博通进行并购谈判。

  虽然这次博通提出下调收购价格,但仍保持其余收购条件不变,例如未能最终获得监管批准,但高通方面却同意并购的情况下,博通将一次性支付给高通80亿美元的反向终止补偿金。

  早前博通对于高通的收购似乎志在必得,因为在提出最初报价的前几日,博通首席执行官陈福阳才刚刚到访白宫,并向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博通将搬回美国。

  “旁观者”观点各异

  研究公司CFTA Research分析师斯科特·凯瑟在研究报告中表示,高通此次提价增加了成功收购恩智浦的可能性,同时也降低了博通与高通交易的可能性。

  纽约大学法律系教授卡汉表示,博通对高通“砍价”应该在高通的预料之中,而博通的真正用意可能是想要刺激高通股东反对收购恩智浦。如此一来,高通董事会中支持收购恩智浦的高层将逐渐失去主导权,并最终导致高通无法成功收购恩智浦。另有消息称,如果高通与恩智浦的收购案失败,博通将会把收购价格再次提至82美元/股。

  华尔街日报此前的一篇报道中则明确表示博通实际上并不需要此笔收购。据了解,在意图收购高通之前,博通的市场表现及公司价值都受到华尔街的青睐。收购高通反而会拖累博通公司发展,因为博通与高通在运营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未来一旦收购成功,两家公司首先在业务方面就极难整合。此外,在一些外界好奇的问题上,博通一直是含糊其辞的态度让人质疑。虽然ISS认为此前博通的报价是谈判的一个良好起点,但并未全面认可博通提出的针对高通的替代性股东名单,这也将成为博通未来能够成功收购高通的一大变数。

  策划编辑:李沛洋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