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待解,又添外患,无疑是当前进口车市场的真实写照。
3月中旬以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汽车经销商陆续复产复工,行业正在逐步回归正轨。但与此同时,国外疫情却在快速蔓延,丰田、宝马、奔驰等跨国车企相继决定暂停本国及海外工厂的生产,受此影响进口车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停产或致年中供给受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跨国车企宣布将暂时停产,计划关停的工厂超过120家,然而原定的复工日或被推迟,而且关停工厂数量还在扩大。3月25日,丰田汽车对外宣布,5家位于日本的工厂将从4月开始正式停产,其中九州宫田工厂由于员工感染了新冠肺炎,第二生产线已经暂停,计划4月3~15日完全停产。这家工厂生产的雷克萨斯车型,主要供应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作为雷克萨斯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去年中国的累计销量首次突破了20万辆,同比增长25%,一举超过宝马和奔驰,位居国内进口车销量冠军。原本在华就一直供不应求的雷克萨斯,再遇工厂停产,必然会令市场供给更加短缺,如果日本疫情恢复不如预期,停产时间延长,势必会对终端销售造成更大影响。
除雷克萨斯外,国内进口车主力品牌宝马、奔驰也相继发布了停产计划。去年全年宝马在国内的进口量为17.28万辆,同比增长7.8%,而奔驰进口车虽同比下滑了23.4%,但进口量依然达到了13.43万辆。
据近日美国媒体报道,宝马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SUV工厂于4月3日暂停生产,预计停产时长至少两周,而目前在中国热销的宝马X5、X3、X7等进口车均产自该工厂。南卡罗来纳州工厂是宝马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整车组装厂,还是宝马最大的汽车出口基地。数据显示,该工厂年产能达45万辆,产量最高的车型为X5、X3,此外还有X7。其产品有70%出口全球,其中1/3销往中国。而奔驰母公司戴姆勒于3月18日关停了所有欧洲工厂,3月24日又暂停了美国两家工厂的生产,停产时间均为至少两周。
此外,去年在中国仍保持销量增长的超豪华品牌中,兰博基尼、法拉利、保时捷、玛莎拉蒂、劳斯莱斯、宾利等品牌也陆续宣布了停产计划。
国机汽车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存介绍,当下进口车市场问题主要在消费端需求不旺盛,4S店进店客流量同比下滑明显。尽管国外汽车生产厂商相继停工,不过国内产品供给目前还未立即受到影响。因为进口车有其特殊性,国内经销商要先向国外厂商下订单,再经过运输到国内港口,期间通常要经过1~3个月时间,也就是说现在到港报关的车辆是去年12月就已经生产的。所以国外厂家在今年3月底至4月的停工,影响的将是国内6月左右的产品供给。
■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
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国汽车及底盘进口量为13.6万辆,同比下降11.3%,相对波动幅度并不大。王存表示,前两个月汽车进口量下滑主要是受春节因素影响,汽车报关效率降低造成的,疫情对国内进口车供给端造成的一季度影响体现在海关报关和国内物流受限等。但如果国外疫情持续,未来国内进口车供给势必会出现不足。
近期,多家跨国车企负责人均表示,今年的订单已开始陆续交付,不断有车到港入库,目前产品供应正常。由于年初,中国市场受到疫情影响销量大幅下降,所以当前货源比较充足。现阶段各品牌均没有调整价格和销量目标的计划,不过随着疫情发展,未来不排除有调整的可能。
据了解,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号召下,目前已有十余个省市地区出台了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不过,在王存看来,当前各地政策对进口车消费的刺激相对会弱于国产车,由于进口车多为豪华车,车价普遍较高,所以多为置换需求,疫情之下汽车置换并不如首购需求那么刚性,加之疫情对各行业经营影响,一部分人的收入预期降低,所以购买进口车的需求会更加延后。另外,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业陆续复产复工,社会经济逐步恢复,估计一到两个月后汽车市场会回到正轨,但是消费者此时订购进口车,还要看国外疫情的恢复情况,如果国外车企停工时间延长,将难以保证产品供给。
■资金压力陡升 金融风险加大
相比传统进口车市场,平行进口车领域的现状更加不容乐观。春节假期以及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市场客流降至冰点。天津市平行进口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1月平行进口汽车终端零售量为13764辆,同比下降17.6%,2月平行进口汽车终端零售量仅为787辆,同比下降83%。
天津市平行进口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张婷婷告诉记者,3月30日天津平行进口车行业迎来复工高潮,但从已经复工的市场情况看,市场客流量很少。企业复工延迟,市场没有客流,经销商库存车无法销售,资金压力巨大,很多企业资金链面临断裂。
另据王存介绍,由于平行进口车商没有汽车品牌厂家补贴和金融政策等方面支持,经营更加困难。大部分平行进口车经销商经营场地都在汽车交易市场,受到地方疫情管控影响,交易市场开业时间较晚,业务恢复更加艰难。
天津市平行进口汽车流通协会今年2月对平行进口车市场的调研显示,受疫情影响客户无法看车,订单不能交车,销售业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部分企业表示,年前收到购车定金的客户也由于企业无法正常交车而退还定金,企业损失严重。截至2月18日,天津港平行进口汽车的待消化库存总量约为2.5万辆,总货值约16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平行进口汽车遭遇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应对国六排放标准切换,如果不能及时拿出解决办法,今年7月1日全国实施国六以后,平行进口车将无法上牌,行业将遭受致命打击。”王存说。
张婷婷告诉记者,受国六环保标准尚无法在平行进口汽车行业落地执行的核心问题影响,企业对行业前景无法准确判断,已大幅减少2020年上半年的进口量,有80%的企业都明确表示暂停了进口计划。在政策尚不明朗前,企业原运营计划仅为今年7月1日全国全面执行国六标准前,消化原有国五标准库存车辆。然而受疫情严重影响,打乱了企业上半年的销售计划,原有的库存消化计划基本无法完成。由于平行进口汽车价格高的特性(目前均价为66万元),虽然企业库存总量看起来并不大,但是总金额高,若无法完成库存消化,企业损失惨重,众多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境地,也将引发系列金融风险。
与此同时,经销商进口流程将处于停滞状态,外贸进口、海关税收以及关联产业链条上的报关报检、仓储等配套企业业务均带来巨大连带影响。更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国六政策尚不明朗,多数参与调研的金融机构,已终止或暂停了平行进口汽车相关金融业务。
■希望明确办法 出台救市政策
有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平行进口车销量为16.3万辆,同比增长16.8%,占进口总量的15%,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实际上,在近年一连串政策出台后,我国平行进口汽车市场逐步规范,消费者接受程度也逐年提升,市场正处于启动期,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经销商的经营状况良好。但是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执行,平行进口汽车如何检测通过新标准,一直没有明确说法,导致原本处于上升通道的行业突然遭遇拐点。
为此,天津市平行进口汽车流通协会呼吁,加速出台符合汽车平行进口产业环境的环保政策,建立适合汽车平行进口贸易特性的环保试验方式和环保信息公开政策,促进平行进口汽车行业良性稳定发展。同时,希望出台符合平行进口汽车行业特性的金融支持政策,以及在平行进口汽车行业落实执行不抽贷、不断贷、降低利息等有效金融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该协会还建议,国六环保标准的执行时间可以推迟3~6个月。据其介绍,目前已有地方政府出台了针对平行进口车的政策,为国六切换设置一定的缓冲期。王存也表示,在行业下行并受到疫情冲击的环境下,相关部门可以为平行进口车商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支持,帮助他们渡过眼下的难关,保证购车需求得到充分供给是当务之急。
(图片来自本报资料库)
编辑:焦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