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协会二手车交易市场分会副秘书长刘晓东在解读《二手车交易市场诚信市场分析报告》时指出,二手车市场如今面临着环保压力、城市规划拆迁压力、非正规市场冲击压力、营销及运维压力、系统升级压力等,二手车交易市场迎来了变革重塑的关键时期。
政策利好、助推了消费升级;各地限迁取消、加速了全国流通;贷款比例提高、进一步释放了购买力;种种因素使得行业关注度持续升温,各大巨头扎堆进入二手车市场。从2001年至今,中国二手车交易量已经连续18年持续增长,全国交易量从37万辆增长至2018年的1382.2万辆,增长了37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交易市场分会会长李振生指出,从统计数据看,二手车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对于传统业态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及市场内的经营主体来说,结果并不如预期的“美好”,原有市场默契被打破、跨界资本迅猛涌入、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线上平台争夺线下资源、收售车辆难度加大、管理成本上升、利润微薄,经营压力与日俱增,二手车经销商发展遭遇瓶颈、甚至关乎生死。
二手车人在交易市场中在行业发展变革的关键时刻,展望出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行业风貌,由此更增强了蓄势应变的能力和信心。近年来多家市场正在积极应对市场应对,努力改变交易市场在商家及消费者心目中的传统形象,诚信建设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同时刘晓东也强调,在这次调研中发现二手车交易市场仍然曝露出很多问题。
第一是汽车排放政策给二手车销售带来影响。随着国家对环保指标的要求越来越严,汽车排放标准不断升级。浙江地区出现了只出不进,经销商只能清库存的现象。同时二手车经销商微利及无利的情况非常明显。
第二是受到土地属性及城市拆迁规划影响,很多市场面临拆迁,新建市场面临土地投资成本过高,商业氛围不够,以及消费者购车不便利等等因素的影响,给二手车交易市场带来很大困惑。
第三是“开市场”乱象带来的影响。调研发现相当地区存在着“开票市场”,即空壳市场。他们没有汽车交易展示场地,仅以底商、铺面的形式开展经营,对实体有形市场造成冲击。当前一些地方商务局已经开始联合整治交易秩序并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保障了当地合规交易市场的秩序。
第四是目前商家销售和盈利状况、以及新的营销方式对市场运维产生的影响。传统二手车的营销正在发生深刻地变化,互联网平台的运营向线下渗透,帮卖营销方式对商家和市场的冲击较大,小视频、移动端的传播,丰富了营销模式,给有形市场带来深度思考。
第五是目前交易市场开始重视ERP管理系统和建立逐步升级的SaaS系统应用模式的开发智慧型市场的雏形正在孕育和生长,但是因为交易数据和市场独立的信息会融入到技术服务商后台,所以相当一部分市场对技术服务商解决方案的权威性、影响力心存顾虑。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交易市场分会将深入市场调研,认真收集提案突出问题,形成提案,自上而下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第二分会将强化运用发挥地方行业组织与政府相关部门在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汽车排放标准等执行层面的落地,在地方的沟通与协调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与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利用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加强监管的需要,及时反馈企业与市场意见,希望争取在政策层面有所突破。
第三,试点建立区域的服务创新示范市场。全国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统一化程度较高,但是区域差异化又比较明显,所以要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剖析问题,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编辑:蔺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