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保险为汽车安全贡献力量
 ·  陈萌 ·  2019-10-22

  对于驾驶习惯良好的车主,也许几年不出交通事故,不会“光顾”汽车维修厂,但是作为一份“兜底”的保障,汽车保险是每年都要购买的。汽车保险与车主用车方式密不可分,汽车保险保费的确定与汽车安全技术之间存在哪些关联,未来汽车保险将向何处发展呢?10月11日,在“2019汽车保险与安全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国内外汽车保险与安全技术相关领域业内人士进行了交流。

  ■保险推动汽车安全技术升级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郭红介绍说,车险是财产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产险行业中车险占比达到67%,汽车保险与人们生活和交通安全息息相关。随着商业车型改革推进,汽车保险赔付范围逐步扩大,保额逐步提高,保险定价更加合理,产险中的汽车保险发挥了人民生活稳定器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车险定价和赔付距离消费者期待还有差距,因此需要加强保险与汽车行业的融合。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保研”)研究并发布汽车零整比、工时标准确定等工作,正是在保险公司与汽车企业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截至今年4月,汽车零整比数据发布了11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保研与汽车行业平等对话,开展了相关汽车技术研究,培养了技术人才,积累了相关数据,推动了汽车安全性能升级,希望汽车保险相关研究能够惠及更多消费者。  汽车修理研究协会(RCAR)秘书长罗伯特·麦唐纳说,RCAR希望通过与汽车制造商进行对话,进而影响汽车的设计,提高汽车经济性,降低维修成本,减少人员伤亡。RCAR的工作主要包括研究汽车可损坏性和可修复性、车内乘员安全、汽车安全研究、自动驾驶和测试等方面,并将数据分享给主机厂改善汽车设计,降低机动车损坏带来的人员伤害,促进汽车在可损坏性和可修复性、防盗、网络安全、抗自然灾害损害、碰撞安全、ADAS等方面的提升。测试项目包括低速碰撞测试、保险杠测试、头枕安全测试和网络安全测试等。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副总裁David Zuby以头枕设计优化为例,介绍了相关测试对减少人员伤害方面的成果。他表示,在动态测试中,测试人员将座椅从车内取出,放上假人进行测试,模拟碰撞下乘员损伤。通过车内假人测试,研究改进头枕几何学特征,提高其对头部提供有效的支撑。在碰撞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如果乘员头部随着身体运动,可以将颈部位移降到最小。如2000年前后福特推出的金牛座,通过测试之后对头枕进行了优化,降低了18%的人员损伤率,在新一轮优化后,损伤率进一步降低了24%。随着个人伤害险受到更多关注,测试评分指标中座椅和固定装置评分比重提高,对于主机厂重视降低追尾碰撞的伤害率作用明显。同时测试还在关注主机厂是否重视研究开发更多的雷达和传感器,预测人员伤害和预判如何有效操作以降低事故的发生。

  ■与保险行业深度合作

  近十年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十年,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超过2000万辆,如今我国汽车保有量约2.5亿辆,其中80%是家用汽车,可以说汽车保险关系到千家万户。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总裁贾海茂介绍,数据显示道路事故占到各类安全事故总数的78%,去年保险赔付达5000亿元。他指出,汽车设计法规的局部缺失,汽车制造与后市场相互独立和汽车消费文化不成熟是汽车事故率和财产损失率较高的三个主要原因。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研究测试结合车损险、车上乘员险、三者险及综合险种(避免、减少事故发生的能力)。保险和主机厂服务对象都是车辆使用者,所以有必要进行深度合作,有助于消费者理性消费,促进汽车安全技术的进步。

  从中保研发布的40多款车的安全指数可以看出不同车辆安全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之前其他评价指标没有关注到车辆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问题。通过测评发现,测试车型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普遍不好、车内乘员安全性一般,车外行人和辅助安全效果较好,但主动安全设施配置率较低。研究发现安全气囊配置不全是导致测试结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售车辆气囊误起爆和有效性不足也是导致测试结果不佳的重要原因。部分测试车型保险杠、大灯、发动机罩等维修配件定价过高。部分车型维修便捷性较差,线束插头破裂后,需要更换整体前仓线束,副驾驶气囊误起爆,需要拆整车仪表盘和前门,导致维修难度加大,维修时间长。此外,中国在售车型AEB(自动刹车系统)配置率整体水平较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安全指数研究发布三年来,有些车型改进后安全性能提升。测评结果收到很多用户反馈和建议,随着车辆智能化和电动化,测评范围和项目将持续优化。

  ■“新四化”带来巨大变革

  人保财险精算负责人张琅直言,车主保险负担还有很大降低空间。“广西、陕西、青海商业车险车均保费较改革前分别下降38%、38%和22%。汽车保险车型系数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原有的5级扩展为30级,更加贴近车型真实风险差异。”她说,“汽车保险的风险成本及风险成本管控与汽车制造、维修领域变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琅表示,行业应该注意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汽车保险的巨大变革。有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理赔风险高于传统车,且车辆结构与传统汽车存在差异,如电池本身存在特有风险,新能源汽车驾驶起步快、噪声低,需要车主自己动手充电。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快速渗透,导致责任界定困难,责任划分及索赔流程更加复杂。所以行业需要对保险政策法规进行修改完善,着手开展车联网保险、场景保险——“人、车、环境、场景”等定制化保险项目的研究。她强调,保险风险与汽车车型密切相关,比如车辆刹车性能、动力、安全装置、车辆稳定性等。此外车辆使用场景、人员驾驶习惯等因素也需要全部反映到风险识别中。

  大昌研究中心首席技术官Richard Billyeald表示自动驾驶技术将为车险行业带来巨大变革,这需要通过多维度数据研究如何确定责任和损失。大昌研究中心正在致力于从车辆主动安全技术方面进行测试,促进减少碰撞损失,降低维修成本,降低车主保费。测试显示,如果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缺失或没有启动,车辆会在紧急躲避障碍物时失去控制;车速5~50公里/小时,采用静态障碍物测试,车辆在加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后在避免和减少损害方面效果明显;儿童在车后盲区容易引发事故,加装逆向泊车辅助系统后车辆自动识别车后障碍并刹车,会显著减少事故发生。“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开启辅助驾驶系统后,驾驶人员容易放松警惕,由此引发的事故案例不容忽视。人与辅助驾驶系统如何更好地交互和协同需要行业进一步研究。”他说。

  Richard Billyeald介绍,随着汽车智能化时代到来,网络安全日益重要,大昌研究中心正通过对自动驾驶和智能互联的研究,降低主机厂对网络安全方面的脆弱性,包括物理失窃和信息泄露。英国智能汽车带来的信息泄露非常严重,数据甚至被跨国窃取。所以要及早发现漏洞并修复,欧洲正在制定针对主机厂的网络安全规程,这也得到很多主机厂的支持,行业在积极应对网络安全带来的挑战。

  编辑:黄蓓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