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涉案金额2.8亿元,翻新废旧轮毂造假为啥能这么猖狂?!
中国汽车报网 ·  马越海 ·  2019-06-29

  近日,河南鹿邑县警方破获了一起制售假冒轮毂的案件,该案警方共计查获假冒成品轮毂13340个、半成品轮毂241个,废旧轮毂8045个,涉及汽车品牌43个。查获的翻新轮毂,经初步估价价值达2.8亿元。

  据悉,这家制售假冒轮毂的公司位于离县城3公里的郊区,地处偏僻不易被人发现。对外名为鞋厂但却不生产鞋,却在加工废旧轮毂,而且是不分昼夜地工作,严重影响周边百姓日常生活。在接到群众举报后警方以消防检查为名检查,在现场当场抓获20多名工人,抓获时工人正在翻新旧轮毂。

  在本案中,警方调取这家企业的工商执照上显示,2017年,该厂注册了鹿邑兴宇汽车零部件回收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是回收、修复、销售,初步断定为假冒注册商标。

  警方调查后发现,造假商通过二手市场、事故车处理中心、购买海外“洋垃圾”等渠道大量收购废旧轮毂,利用粗劣翻新、打磨、贴标等方式将轮毂进行“整容”再进行销售。而且,废旧轮毂收购价格非常低,有警方人员透露,一个废旧轮毂回收价大概在一两百块左右,如果是劳斯莱斯这种豪车能达到四五百,但翻新过后卖出去就是一两千、五六千,最贵的甚至能达到一套轮毂几十万,利润高达几十上百倍。有证据表明,该厂从2017年至今,已经有3200多万的销售业绩。

  据了解,造假商主要的销售渠道为电商平台,线上的销售网店非常多,他们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对外销售轮毂,而且在杭州、武汉、郑州三地设立了仓库,伪装成不同供货商来蒙蔽消费者和警方,但是假货都是从这个偏僻制鞋厂内翻新生产运送出去的。

  轮毂作为整车当中重要的零部件,其安全重视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其他配件,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之所以河南鹿邑会出现这样的制售假冒轮毂的大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由于行业暴利容易让人铤而走险,另一方面也因为违法成本太低让犯罪份子有了可乘之机。

  在造假技术不断“升级”的当今,一些轮毂产品从肉眼已经无法分辨,这时就需要消费者更加耐心和细心的查看轮毂上的标识,比如喷码、模具号、检测工号等,如果还遇到不能分辨则可以拿到专业场所鉴定,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轮毂真假的辨别率,谨防出现安全事故。

  其实不止轮毂,其他假冒伪劣汽车配件在电商平台售卖也不是新鲜事儿。2017年,三水公安就破获一起利用网络平台注册的网店,每个月通过售卖造假汽配件营业额就高达8-10万元,案件涉及金额1000多万元。2018年1月,武汉警方破获了一起近百万的造假汽配件,也是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卖给消费者,涉案金额近千万元。2018年11月,浙江义乌破获一起上亿的机油造假案,造假商通过进口的方式将一些假冒“美孚”、“壳牌”、“嘉实多”等知名品牌机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销售,其中就包含了多家知名电商、社交平台,涉案金额1亿元左右。就在上月,上海长宁警方破获一起跨省特大制售假冒汽车品牌配件案,抓获赵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捣毁制售假窝点7处,缴获假冒品牌汽车配件4万余件,价值达2000万余元,其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将各类假冒品牌的汽车配件销售至上海、浙江、广东等地。

  通过种种事例可以看出,电商平台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监管和审批的环节电商平台责任意识不严,物品审核不过关,导致消费者能够在销售网店买到假冒轮毂及其他配件。也是因为电商平台渠道的特殊性,也让一些造假分子钻了空子。除此之外,造价分子也是利用了某些消费者贪图小便宜的心态,用低廉的价格打动消费者,而不顾可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事实上,轮毂造假并不是件小事,它关乎着驾驶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消费者在挑选时应该尽量挑选相对正规的购买渠道,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店,都应该找到由生产厂家授权的门店,从而保证自己的权益和安全。

  编辑:齐萌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