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高德发布“高精宣言”每年不超百元提供高精地图
中国汽车报网 ·  陈艳 ·  2019-04-11

  高精度地图已成为未来智能出行关键因素之一。4月11日,高德地图在北京举行“高精宣言”媒体沟通会,宣布将对高精地图服务进行升级,并以成本价格为合作伙伴提供标准化的高精地图,具体价格为每辆车年费不超过100元,并保证一年有四次更新,以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同时,随着后续搭载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功能车型规模的不断增加,每年还将提供不低于2%的降本幅度回馈给合作伙伴。

  ♦高精服务全面升级 不靠其获利共建行业基础设施

  作为“高精宣言”最核心的内容,高德称100元的成本价格,主要用于信息采集、质量检测、运营维护等方面。然而,100元的价格是什么水平?据《中国汽车报》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通常的费用都在500元左右,个别厂家的价格还有700元以上。

  高德地图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浩向记者表示:“此次将服务进行商业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目前已经到了L3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关键时期。根据各家车企的战略规划,2020-2022年将会有大批L3自动驾驶汽车正式商业化量产,而此前的两年则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如果高精地图成为企业获利的工具,必然导致如果自动驾驶的整体价格居高不下,最终结果将是用户难以承受,而延缓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步伐。”

  高德地图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江睿也表示:“高精地图不应是获利的工具,而应是行业发展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高德希望以成本价支持车厂尽快落地自动驾驶场景,这样会有助于高德提升数据生产模式,毕竟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会产生大量数据。”

  据了解,此次升级的全要素高精地图,数据维度涵盖高精道路模型、高精车道模型与高精定位模型三大类的67项具体要素,能够满足L3级别自动驾驶的需要。此外,高德也在积极探索将动态交通大数据方面的能力优势与高精地图深度融合,推进自动驾驶的发展。

  ♦成本降到百元能否支撑其业务的发展?

  那么,高德为什么能把高精地图的成本降到百元的水平?按照此成本价提供高精地图,高德又如何保证其业务的持续发展?

  对此,高德地图高精地图事业部副总经理徐强告诉记者:“高德高精地图的优势在于商业应用场景的使用,目前,依赖于阿里巴巴丰富的高精地图落地场景,高德得以在高精地图领域积累大量的实际经验,从而不断降低高精地图的采集和更新成本。”

  据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高德支持菜鸟物流每日数千万包裹量的智慧物流配送,为菜鸟提供包括高精度地图服务在内的诸多能力。同时,背靠阿里生态的物流配送、车路协同、城市大脑等业务,都为高德的高精地图研发提供了重要的落地场景支撑。

  在高德看来,如果能通过降低高精地图服务价格,来推动自动驾驶车辆普及,降低自动驾驶车辆的使用成本,这样也会间接降低菜鸟平台的物流成本,对整个阿里集团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同时,对高德而言,丰富的商业落地场景还带来了两个独特的竞争优势。一方面,高德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摊薄成本,毕竟通过高精地图为菜鸟的物流降低5%成本,那对于阿里集团而言就相当于亿元级别的收入了;另一方面,则是集团内部的业务驱动,能支撑高德高精业务的持续运转,而无需完全依靠来自车厂的合作费用。

  此外,此次高德宣布以成本价格提供标准化高精地图,也数次提到“由此带来的海量数据”有利于高德抢占自动驾驶风口。

  ♦将持续加速其商业化落地进程

  事实上,高德探索将其服务进行商业化早有苗头。在2016年,高德就曾宣布免费为合作伙伴的自动驾驶测试提供高精地图数据,帮助自动驾驶项目早日商业化。

  2018年,高德地图已经在通用汽车凯迪拉克CT6“超级巡航”(Super Crruise)功能上实现了亚太区首个高精地图商业应用项目的量产落地,同时还建立了规模化自动质检平台和辅助的人工质检流程规范。同年9月,高德地图又与吉利汽车签约,继续拓展高精地图领域的商业化落地进程。

  那么,高德在高精地图领域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难点呢? 江睿对此表示:“当前高精地图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方面有三个难点:一是如何降低成本,让用户愿意买单;二是技术成熟度能否与市场需求匹配,解决用户痛点;三是如何完成验证,至今没有一家车企或科技公司可以让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真实道路上跑完300万公里,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为此,高德在保证高精地图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服务成本,让用户愿意为自动驾驶功能买单,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海量的验证数据。”

  此外,记者现场还了解到,目前,高德已经将这份“高精宣言”发送给全部汽车厂商。

  编辑:吕彩霞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