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看好中国市场 巴斯夫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中国汽车报网 ·  冯玉婷 ·  2018-12-14

  12月11日,巴斯夫-时利和汽车修补漆技能中心在佛山开幕,开幕前巴斯夫涂料部亚太区高级副总裁费培德接受了媒体专访,就佛山修补漆技能中心的选址和优势,以及未来巴斯夫的计划做了详细的介绍。

  贴近用户 选址佛山

  巴斯夫在中国有七家汽车修补漆技能中心,此次佛山的修补漆中心并非第一家,但却是第一家高端修补漆中心。事实上,巴斯夫有很多技能中心都是同职业学校进行合作的,例如前不久在北京的技能中心就是同北京当地的职业学校合作的。那么此次选址佛山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佛山紧邻广东江门的巴斯夫修补漆生产公司,成立技能中心可以完善巴斯夫修补漆在亚太地区的整个生产和供应链。费培德说:“两年前,我们在广东江门收购了一家本地企业,现在叫巴斯夫广东汽车涂料有限公司,是生产修补漆的企业,这也是巴斯夫在亚太区唯一一家的修补漆生产企业。收购之后除了生产之外,我们开拓了修补漆的研发能力,这个公司同时可进行产品的本地研发和开发。所以可以说巴斯夫修补漆的业务基本上以广州为核心,除了生产和研发以外,再加上培训的设施和能力就可以实现整个链条的完整。第二是佛山当地有我们的合作伙伴--时利和汽车集团。费培德表示时利和的老总徐桥华跟他有着多年的私交,同时时利和也是巴斯夫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正是由于双方都对汽车和色彩有共同的激情,并且对这个行业的未来都有共同的愿景,希望能够加深合作。第三,看好广东省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广东一直是巴斯夫的战略目的地,广东省人口将近一亿,规模很大,GDP的发展水平大概是6%-7%,相当于韩国的水平,因此巴斯夫十分看好广东省整个汽车修补行业的前景。第四,珠三角地区是中国汽车制造业以及汽车后市场比较集中发展的地方,在这里建厂也可以更好地贴近客户。

  仍然看好中国汽车市场

  “汽车是我们重要的客户行业,巴斯夫全球销售额的18%到20%都来自于汽车行业,汽车涂料在整个巴斯夫的全球销售占到6%-7%。中国市场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中国市场已经是最大的汽车市场,全球市场的产量大概是九千万辆,亚洲占了一半大概4500万辆,其中,中国大概有3000万辆,因此,中国市场对巴斯夫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市场。”费培德如是说。近几个月以来,我国车市增速开始逐渐放缓,毫无疑问也将对巴斯夫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他直言虽然中国车市有疲软的态势,但是并没有动摇巴斯夫在中国投资的信心,恰恰相反,在这样一个有风险的市场中,巴斯夫反而看到了机会,他说:“一方面,我们建立了本地化的生产网络,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因此在汽车修补漆涂料方面,巴斯夫的市场份额仍然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我们不断的在创新,为市场提供真正有需求的产品,比如说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我们提供更加环保的涂料。”

  此外,他认为:“虽然整个汽车市场的销售数字在下降,但有些板块还是在增长的,比如说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这将带来高端涂料的增长。”最后,费培德谈到,汽车修补漆涂料行业是一个以人驱动的行业,服务为主的行业,在受车市趋冷的情况下,受冲击最大的首先是车企及他们的客户,因此在现在比较艰难的时候,作为上游供应商,我们要更加贴近客户,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能够在艰难的时刻给他们提供一些特别的更多的产品、服务、创新以及本地的生产能力。

  未来将继续在中国的投入

  据费培德介绍说,巴斯夫在80年代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一开始是直接销售进口产品。到1993年左右,开始在上海建立本土化的生产基地,第一个生产基地是跟华谊集团合资的,即巴斯夫上海涂料有限公司,这是一个生产汽车OEM涂料的企业。过去几年中,巴斯夫涂料在中国投资巨大,例如2016年在上海建立了汽车涂料上游的产品——树脂装置(树脂是涂料的原材料),给下游涂料工厂提供原料。当然,在建立生产基地的同时,也进行了很大的研发投入,在巴斯夫上海总部专门设有巴斯夫上海创新园,上海创新园当中有关于汽车涂料的研发实验室。另外在2019年3月12日,巴斯夫另外一个研发机构--上海汽车应用研发中心也将开幕,这个是专门针对汽车涂料行业的高技术研发中心,当中可以模拟整个喷涂的过程。

  “事实上,随着中国法规尤其是汽车行业相关法规环境不断的加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有益的挑战,我们会不断创新以满足这些要求。”费培德补充说:“巴斯夫通常都会制定比较长期的战略,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市场还有很多机会,包括电动汽车等,因此接下来我们还会在中国有更多的投入。”

  编辑:王琨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