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车享迎来四周年庆,过去四年也正是汽车服务+互联网行业野蛮厮杀的年代。在后商业时代的下半场竞争中,这个市场需要的是真正沉淀下来解决用户痛点的企业来给行业建立标准,让其健康发展。
2014年3月27日晚,在上海荣威儿童艺术中心的中心舞台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宣布“车享”平台上线。现如今,车享已成上汽众多赛马项目中的佼佼者。初始,车享承载着上汽集团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意义,这是国内主机厂探索与新经济浪潮同频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标志着主机厂转型的决心。
2014年上线至今,车享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结合“线上运营”和“线下服务”,围绕“看选买用卖”完善汽车全生命周期业务布局,提高用户体验。现旗下已拥有车享新车、车享家、车享二手车、车享配、车享付、车享俱乐部等多个业务类型。
蓝图三步走,战略先行
整装出发前,车享给自己的发展路线制定了蓝图:
1、车享1.0模式,战略导入期,在2014-2016年两年时间里,打造基础规模,期间车享先后上线了车享拍、e享天开、车享家和车享配,建立了和C端用户的触点,形成了用户入口。其中,车享家以实体服务网络的形式,专门针对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维修保养、租赁及二手车等一站式汽车生活服务。
2、车享2.0模式,战略成型期,2017年-2018年,在业绩和业务能力方面实现螺旋式上升,通过服务场景化,提升服务效率和体验。
3、车享3.0模式,战略扩张期,实现从1到N的业务指数级增长。在满足用户基础服务需求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多延伸服务需求的解决方案。
车享平台CEO夏军虽是传统企业出身,但却是一位极具创新思维的创业者,与时代同步,保持创业心态。车享诞生于O2O概念如日中天的2014年,在所谓“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产业”这一观点传播开来的同时,夏军认识到技术迭代只是时间问题,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公司的区格在消失,回归商业本质,不被风口羁绊,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体验才是车享的路线。
车享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套自创的方法论,其可被归纳为:价值导向,用户至上;心态归零,既不迷信线上,也不固守线下;精诚合作,不设定团队边界。同时,车享以此也给出了解决方案:给用户的价值首先是极致体验;团队由线上、线下两种背景的同事组成,都要放空心态,从头来过;流量从用户那里来,极致体验将带来口碑相传,产生新的流量,循环复始。
“兵以三军为制,政以三令为节;年以三月为季,历以三终为元”,2017年3月28日,是车享成立三周年的日子,夏军在内部信中写道:车享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价值,更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服务体验,在服务体验中用户产生了多一点的“心享受”。这多一点的自我定位,在汽车服务产业同质化的今天尤为关键,不仅是态度,更是能力的体现。
高质量发展,效率为先
在实际业务进展中,车享通过1.0阶段的探索和业务沉淀,车享2.0阶段的业务实现了量的突破。对于平台战略打法,夏军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规划,他曾提到,“要走出原先经验的限制和误区,只有立足未来,才能布局现在”。
先来看看车享2.0模式的战绩:在2017年,车享实现了业务规模上的放量增长:会员数突破1100万,整车销售达到30万余辆,二手车交易超30万,车享家在120余座城市布局1500家门店。基于良好的业务数据,投资者纷纷看好车享的发展,2017年12月,车享家获平安、招商、太平B轮达10亿元注资。
车享2.0在2017年业务的高速增长,使其取得了量的积累,然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是我国经济现阶段发展的大背景。基于此,车享也在2018年初提出了催化质变的新模式,重视业务高质量发展,提出“车享家人、货、场”战术:用户分层,对个性迥异的用户进行画像和运营,实现千人千面;商品分类,以不同消费场景来拉动商品供应;门店分级,在不同的位置、城市,对门店的经营实施不同的经营策略。
据了解,2018年车享家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规模建设,包括网点数的增加和用户数的增加。车享家的网点数预计在2018年新增1000家,其中包括直营、托管和认证门店,用户数有大幅度的攀升;第二是效率优化,车享平台会持续提高、优化自身效率。整个行业效率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抓大放小,升维突破
对于外界而言,车享闭环服务体系中,车享家与车享新车两大业务被提及的次数要远远高于其他业务线,对此夏军也有介绍。他认为车享家是具有突破性拳头产品,是车享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而车享新车业务,是“看、选、买、用、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中的核心业务。在此基础上,他表示在未来的资源协同中,车享家与车享新车业务将优先占用,保证战略先行,其他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进行规模控制。
“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整个车享要占中国汽车后市场10%的份额,我们交易规模要在三千亿,整个平台的销售收入要在一千亿以上。这是我们的愿景,也是我们的初心!”在2017年9月20日车享家“新空间”战略发布会上,夏军提到了关于车享平台发展的未来。
中国汽车后市场,存在供给侧结构性失衡,过去十几年,大大小小的汽车服务店成千上万,然而能够提供优质终端服务和保证用户体验的供给方,却寥寥无几。同时,伴随人力成本、物业成本、环保标准等综合运营成本的线性上升,以及后市场毛利率低等因素,不具规模的后市场门店曾经历了多次“关店潮”。
一时间,有观点认为国内汽车后市场面临巨大危机,实则是前期市场投入的不规范和不可持续经营,造成了供给方服务质量的粗放和不经济,这也是为什么车享能够快速在后市场领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供给侧失衡,带给了优质服务方机会,加之消费升级大趋势,对于消费者而言,完善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和品牌美誉度,才是信赖和忠诚的选择。万亿市场体量,以及强用户需求,还有科技带来的高效运营,成为车享进入后市场的主要原因。
关于新车市场,中国多年来保持低速稳健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汽车产业全年共产销2901.54万辆和2887.8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19%和3.04%。随着新兴消费模式的兴起,以及非4S体系渠道的不断下沉和初具规模,加之消费金融的刺激,新车业务因渠道和消费模式变革,迎来了新一波增长潮。
4S渠道覆盖了主流的一二线城市,但更加广阔的三四五线城市,也隐藏着冰山另一角的巨大市场,急需被打开。车享家的上千家门店,是触达用户的主要场景,除了提供后服务,也是新车消费的主要需求入口和交付出口。夏军认为,车享新车其实是4S渠道的有效补充,可以满足具有三四五线消费特征的“小镇青年”,以及需要个性化的年轻一代“小众人群”。
2018年3月28日,车享迎来四周年庆,过去四年也正是汽车服务+互联网行业野蛮厮杀的年代。在后商业时代的下半场竞争中,这个市场需要的是真正沉淀下来解决用户痛点的企业来给行业建立标准,让其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