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标致雪铁龙集团(以下简称“PSA”)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以下简称“FCA”)的合并交易正式完成,双方合并成一家全新的汽车集团——Stellantis。至此,Stellantis集团成为一家年产超800万辆,年营收超1650亿欧元的超大型汽车集团。Stellantis集团在华有两家合资企业,神龙汽车和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菲克”),以及三个汽车品牌——标致、雪铁龙和Jeep。从近年来的销量看,三个品牌、两家车企的日子都不好过,对于新集团的在华的销量贡献并不大。
►整合降本电动化是主基调
随着FCA和PSA的合并,Stellantis集团旗下已拥有14个品牌,包括标致、雪铁龙、DS、沃克斯豪尔、欧宝、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蓝旗亚、玛莎拉蒂、道奇、Jeep、克莱斯勒等。“我们想让这样一个集团变得伟大,而不仅仅是大。”在1月19日Stellantis集团召开的首场全球媒体沟通会上,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表示。Stellantis集团认为,两个集团结合后可利用更强大的研发和设计能力去开发更好的产品,用更智能的方式降低采购等方面成本,未来有80%的进展会来自智能技术、智能平台的应用。
在唐唯实看来,协同效应是PSA与FCA合并要达成的一项重要目标,两者合并将使得新集团成为一个具有巨大规模和优势的企业,强强联手使新集团未来利润率应该能够达到7%,实现超过50亿欧元的年度协同效应,并能在合并第一年就带来正向的现金流。上述估算的协同效应将通过推行智能的采购和投资策略、优化动力总成和平台应用、运用尖端研发技术、持续关注生产制造及工具使用效率来实现。
据悉,唐唯实以成本杀手著称,在担任PSA首席执行官期间展现了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2014年唐唯实出任PSA首席执行官后,通过引入法国政府和东风汽车的投资、大幅削减车型和成本,三年后使PSA恢复盈利。在2017年,PSA从通用收购欧宝后,唐唯实也再次凭借成本缩减策略让这家低迷多年的汽车品牌“起死回生”。在产品和技术方面,唐唯实的策略是技术和平台同质化,通过外观设计实现客户差异化。FCA和PSA正式合并前,两家集团技术和平台同质化的策略已经在推进,据报道,FCA品牌下一代小型车将全面采用PSA的CMP平台。
在新闻发布会上,唐唯实还提及了未来在电动化领域的规划。唐唯实表示,新集团已经意识到整个汽车市场面临的变化和挑战,提出必须达到碳中和目标,降低排放。当下已经有29款电动车型正在出售,预计到2021年底会再推出10款电气化车型,确保到2025年每款车型都会有一个电动化版本,更好地去适应市场趋势。
►在华销量下滑、产能过剩
在全球市场布局方面,FCA和PSA的市场优势在北美和欧洲,而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并且步入存量发展阶段的汽车市场中,面对其他跨国车企和自主品牌车企的激烈竞争,新集团在华合资公司的市场表现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神龙汽车在2014年创造销量巅峰后便一路下滑,2016~2020年销量分别下滑15.2%、36.85%、32.89%、55.17%、55.74%,2020年累计销量仅为5.02万辆。不过,2020年12月神龙汽车销量为6397辆,同比增长15.8%,这是其30个月以来第一次单月销量实现同比增长。广汽菲克的销量也是逐年下滑,2020年销量仅为4.05万辆,同比下滑45.18%。
在产能利用率方面,2020年神龙汽车全年生产4.55万辆,现有39万辆产能,产能利用率约为11.67%;广汽菲克2020年生产3.86万辆,总设计产能为32.8万辆,产能利用率为11.77%。这意味着两家合资公司的产能大量闲置问题非常严重。
新能源汽车行业独立研究员曹广平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法国、意大利甚至美国车企在华主要品牌的业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从内因来看,这些品牌车企大都没有进行高水平或者彻底的本土化,即没有完全吻合中国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其产品规划和最后呈现的技术、产品状态与市用户需求存在部分偏差,再加上来自包括自主车企在内的其他车企的竞争压力,这些车企在华一时间出现衰落实属必然。
►改变在华颓势刻不容缓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Stellantis集团的在华战略布局成为外界的关注焦点之一。在1月19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唐唯实对外表示,目前集团正在讨论与分析旗下品牌在华遭遇的困难与挑战,以及销量大幅下挫的根本原因。董事会专门为此成立了5人特别策略小组,希望能够深入研究中国市场的相关问题,且不排除在此采取任何新的商业模式。
同时,唐唯实回应了FCA与富士康针对中国市场的合作进展——正在与富士康进行策略性的工作,具体结果会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渐清晰。2019年,FCA计划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共同研发、生产电动汽车,并将率先投入到中国市场。FCA方面主要负责汽车制造,而鸿海则负责支持包括硬件和软件在内的电子技术。
此外,在Stellantis集团成立不久后,就有媒体爆料称,Stellantis集团将在中国组建新的合资公司,正在与奇瑞汽车、广汽集团等自主车企进行洽谈,新合资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商用车、乘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对此,Stellantis集团1月17日发表声明称,否认有关“Stellantis集团正计划在华创建一家新合资企业”的媒体报道,并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同目前的合作伙伴——东风汽车集团和广汽集团的合作。
不管这是传言还是事实,起码可以看出,积极布局在华战略、提振在华业绩是Stellantis集团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对于Stellantis集团在华业务的发展前景,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PSA与FCA的两家在华合资公司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状态,且各有各的利益,目前看还是保持稳定。但不管此次合并在未来会给合资公司带去什么变化,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本土化做得如何,是否强化了产品力。
曹广平建议,Stellantis集团如果不想再出现在华战略失误的话,势必既要抓短期机会,又要长期加强对华能力建设,甚至需要有关键性、决定性的战略动作。这其中包括抓住中国汽车产业政策逐步开放、股比和合资企业数量允许增加的机会,也包括新能源汽车可以独资的机会等。除了政策性机会外,还需要抓住市场机会,比如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增购、换购需求,以及新能源汽车新购需求。这其中,最关键还在于Stellantis集团能不能提供符合中国市场消费者用车习惯的、符合世界及中国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具备良好的技术及服务,以此来重新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编辑:郭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