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3年时间实现用户规模行业第一、用户体验评价最好、场景功能覆盖最多三项领先,打造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领导者。”12月30日,长城汽车为诞生不到一年的“咖啡智驾”提出新目标,按照这一被称为“331战略”的技术升级计划,咖啡智驾将率先配装在WEY品牌全线产品上,并于2021年下半年陆续搭载长城汽车其他品牌车型。
►“331战略”:长城汽车智驾升级开先河
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总监 甄龙豹
根据咖啡智驾“331战略”规划,长城汽车此次新一轮智驾升级将分“三步走”:2021年,实现中国首个全车冗余的L3级能力智能驾驶、中国首个配备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具有NOH(Navigation On Highway pilot,中文名“高速自动领航辅助驾驶”)能力的自动驾驶;2022年,实现中国辅助自动驾驶用户量最多、中国最大算力计算平台的智能驾驶、中国首个复合场景达到L4级能力的智能驾驶;2023年,实现中国场景覆盖最多的L4级智能驾驶,成为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领导者。
显然,长城汽车的“小目标”志在高远。要想在智能驾驶领域激烈的市场、技术竞争中胜出,长城汽车底气何在?在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总监甄龙豹看来:“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超低的AI迭代成本以及超快的AI迭代速度。作为车辆规模达百万级的巨型玩家之一,长城汽车将会在数据成本及迭代速度的长跑比赛中,获得极大优势。”
长城汽车数字化执行官 李鹏
此次智驾技术升级,如长城汽车数字化执行官李鹏所说,也意味着长城汽车的“双智融合”理念将升级为“三智融合”,从而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汽车新品类,通过全车智能的融合创新,为用户带来智能化出行服务体验。围绕用户用车的五大场景不断打磨亮点功能,从感知、数据、HMI、服务与体验等多层次推动智能化产品力的提升。
据悉,“三智融合”中的“三智”,一是智能驾驶,即由长城汽自主研发基于咖啡智能系统的L3级别的自动驾驶采用可拓展架构,将在明年开始不断迭代,未来将成长为L4甚至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基于用户用车场景,实现手势挪车、车辆自检、AR-HUD、智驾助手、智能泊车等自动驾驶服务;二是智能座舱,以多元化移动空间、端云一体计算平台、跨系统开放架构形成内核。围绕人、车、路、环境协同,车内360度加车外360度的720度无缝感知能力,借助端云一体远程感知技术,让单车智能融入智慧城市出行服务中;三是智能服务,从数据驱动服务到服务找人再到服务可视化,构建首个汽车行业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智能营销和智能服务产品。其中智能营销通过自采集、自生成和自发布,让车辆成为自我营销的“金牌销售员”;智能服务则针对用户高频养车用车场景的体验痛点,构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智能场景化的服务产品及服务运营体系。
►跨界深度捆绑 拓展智驾生态圈
只有开放与合作,才能共生共荣。长城汽车此次同时宣布与智能技术领域头部企业高通、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智能驾驶落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长城汽车与高通签约
具体而言,长城汽车将与高通就自动驾驶领域的车载智能芯片展开深度合作。长城汽车将在2022年推出的高端车型上率先采用具备强大性能的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且应用到其智能驾驶系统当中。据悉,基于Snapdragon Ride平台开发的长城汽车全新咖啡智驾系统将通过其卓越的计算能力和业界领先的能效带来先进的计算性能。长城汽车咖啡智驾系统可支持多个高清摄像头,借助多源异构传感器为用户提供L2+级别和L3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此外,通过搭配两个标准大算力平台的升级方案,该智能驾驶平台算力可达700+TOPS,为实现L4/L5级别或更复杂的全场景自动驾驶能力预留充足的硬件能力和算力冗余。
长城汽车与华为签约
此外,长城汽车还将与华为全面开展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创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华为将为长城汽车提供以MDC为基础的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并积极配合长城汽车完成智能驾驶所需的感知组件(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等)的各项评估和测试。此次与长城汽车合作的是面向L3~L4级别自动驾驶的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华为MDC 610,为长城汽车打造行业领先的车规级汽车大脑。
长城汽车此次与高通、华为强强联合,不仅将实现不同领域的合作共赢,更是成功拓展智能驾驶产业生态圈,为长城汽车实现全球化战略夯实基础。据了解,历经多年经营,长城汽车强大的朋友圈已覆盖中国通讯三巨头电信、联通、移动,国内顶级互联网品牌腾讯、阿里、百度等。通过强强联合的全域智慧生态,让汽车不再只是传统代步工具,而是向未来智能出行伙伴进化。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王隽祝愿的那样:“长城汽车将成为一个优质的领导者,带领更多车企迈入智能驾驶的领域。”
编辑:齐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