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乘用车上市公司中,除了春风得意和成绩平平者之外,还有一些因为种种原因滑落边缘者。北汽蓝谷、力帆、众泰、夏利等车企产销上涨无力,下滑显著。企业运营也处于内外交困的处境中。这其中,几家被ST的车企更是孤立无援,甚至不得已提出破产重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们要想在今年这样一个非常不友好的外部环境下治愈多年顽疾,实现自救,实则难上加难。
“未来,这些车企的挑战只会更多更大。只有不断向上,它们才能在转型中实现蜕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顾问杜芳慈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业界更期望它们面向未来走出困境,绝地逢生,拥有不断向好的可能。
►ST海马 卖房求生不是长久之计
海马汽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下降43.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亏545万元,同比增长3.06%。截至6月30日,ST海马的总市值已不足30亿元。
上半年,海马实现亏损变小,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处理闲置资产所致。2019年,在戴星戴帽的首年,*ST海马便通过两次房产交易出售344套房产,收入超过1.62亿元;今年6月,该公司再次发布公告,公开出售145套房产的部分闲置房产。通过“卖房”,海马于6月19日成功“摘星”,但“ST”的帽子还戴在头上。这就意味着其仍未彻底摆脱退市风险。事实上,销量持续走低,已经成为海马汽车的顽疾。
上半年,海马汽车加码营销:一汽海马与一汽海马销售签订了《汽车总经销协议》,授权一汽海马销售为国内总经销商,一汽海马按照产品市场零售价的15%~25%,向一汽海马销售支付总经销费。6月3日,海马销售与海马小明签订了《销售与服务合作协议》,并按相关规定履行了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批程序。海马销售与海马小明就海马汽车产品的销售与服务开展合作。
尽管已经依赖房地产生存,但海马汽车仍表态称要做好“老本行”,今年下半年,海马还将上市搭载自研7DCT、P2模块的全新混动产品——海马6P及为二胎家庭量身打造的七座车产品——海马7X。不过,海马新产品的接受度仍有待市场检验。此外由于自身产品产能过剩,海马工厂还承担着为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代工的任务。
“未来海马汽车的产品仍将坚持‘品类战略、CASE灵魂’。”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曾表示,与行业大趋势一致,海马汽车第四次创业的目标也是全面转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但当前,扭亏已成为摆在海马汽车面前最迫切的事。
►北汽蓝谷 亏损严重 资金压力大
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北汽蓝谷实现营收31.12亿元,同比下滑69.84%;净利润转亏,共亏损18.63亿元,同比减少2814.98%。但在业绩承压的情况下,北汽蓝谷上半年的市值依然增长了10%左右。
北汽蓝谷方面表示,公司营收下滑及净利润亏损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出现下滑所致。上半年累计销量仅1.67万辆,同比下滑78.49%。
财报表明,北汽蓝谷陷入严重缺钱的状态。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现金流净额通通为负数。现金流大部分来自于筹资。由于利息费用和研发投入加大等原因,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大涨。计划投资建设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并租赁定制厂房项目尚无资金流入。
即便是有着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短期、长期偿债能力,也并不意味着上市企业能够高枕无忧。在乘用车企业中,北汽蓝谷的流动比率为1.66、速动比率为1.42,优于其他企业,69.55%的资产负债率也处于正常水平。不过,北汽蓝谷总资产周转率只有0.06,与*ST力帆、*ST众泰相当。这说明北汽蓝谷上半年的营运能力不足,企业的长期发展面临不小压力。
除了受疫情影响,整个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也面临着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带来的巨大压力。其中,中低端电动车市场以及出租车、网约车等运营类电动车下滑明显,这正是北汽蓝谷主要的市场。面对市场带来的严峻考验,北汽蓝谷表示,下半年公司将从营销力、创新力以及降本增效方面发力。
►*ST力帆 被国六“封印” 汽车业务已停摆
今年上半年,力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84亿元,同比减少69.42%;净亏损25.9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47亿元,同比扩大173.99%;基本每股收益-1.99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0.72元。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没有核心技术,至今全车系仍没有一款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车型,力帆近况堪忧。
在汽车业务板块,由于对2019年国家提前执行国六标准准备不足,导致今年上半年无国六车型供应市场,造成销量显著下降,仅为1527辆,汽车业务已经陷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但由于坊间传闻吉利将成为力帆股份的接盘者,为该公司带来利好,助推该公司市值相比年初增长了45.78%。不过,吉利方面很快对此予以否认。
近年来,力帆股份汽车销量连续大跌,经营、净利双降,又深陷债务风波,曾经的明星企业最终走向破产重整之路。今年8月,力帆股份控股股东力帆控股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随后其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也改为“*ST力帆”。
►*ST夏利 放弃汽车赛道 转战轨道交通
财报显示,*ST夏利虽然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但因其围绕整车的生产制造销售的经营活动已基本停滞,使其上半年市值缩水34.04%,总市值已不足55亿元。
曾经一度是自主品牌领头羊的一汽夏利,境况早已不复当年。不过,一汽夏利上半年的净利润竟出现3.88亿元的盈利,同比增长超过170%。实际上,这是由于一汽夏利去年将子公司一汽华利及其负债欠薪等转让给造车新势力拜腾汽车所致。该项交易增加2020年上半年利润7.4亿元。换言之,如果没有转让一汽华利,那么一汽夏利将出现3.52亿元的亏损。
然而,一汽夏利可能没有想到的是,无论是拜腾还是博郡,均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自身难保。深陷泥沼的夏利不得不在财报中承认,公司围绕整车的生产制造销售的经营活动已基本停滞。
上半年,一汽夏利积极推进与中国铁物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本次重组由上市公司股份无偿划转、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募集配套资金四部分组成。目前,公司完成了置入、置出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评估报告备案。2020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已批复原则同意关于公司股份整体性调整及重组的总体方案。7月10日,公司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等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的议案。目前,中国证监会已受理公司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行政许可申请,本次交易已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者集中审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批准公司将持有的鑫安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75亿股股份(对应17.5%股权)转让给一汽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本次重组如能顺利完成,公司主营业务将转型为面向铁路轨道交通产业为主的物资供应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务,资产质量、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将得到根本提升。
►*ST众泰 资金短缺 官司缠身 投资人丧失信心
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7.7亿元,同比下降76.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高达10.34亿元,同比下降256.08%。
对于净利润亏损急剧扩大,众泰在半年报中解释称,一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汽车行业整体景气度不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公司流动资金短缺等因素导致公司汽车销量大幅下降,未达预期。由于销量大幅下降,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经营成本相对上升,导致经营亏损较大;二是计提其他资产减值准备。其发布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显示,2020年半年度,众泰汽车需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总额为3.73亿元。
今年上半年,众泰汽车仅生产汽车574辆,销售汽车1417辆。众泰汽车预期第三季度亏损将继续扩大,预计2020年1~9月的净利润亏损16亿~12亿元,同比下降110.53%~57.90%。
半年报中,众泰汽车称仍要继续“造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车”。而销量大幅下滑的原因归为流动资金短缺,而当务之急则是通过多方途径筹集资金,缓解公司面临的压力。主要手段依然是依靠地方政府国资平台为众泰提供信用背书,促成公司获得融资支持。
然而,众泰的债权人似乎对此并没有多大耐心。甚至连众泰自身董事娄国海也表态称,无法保证半年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理由是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面临众多诉讼及担保事项。
近几年,众泰汽车销量连续大幅下滑,已经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近来,有消息称,众泰投资的汉龙汽车即将亮相,其在核心技术上做了很多改进。如发动机采用了德国技术,变速器用了采埃孚的。但这究竟对众泰有多大帮助还很难说。
编辑:黄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