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庞大集团宣布,经过重组,黄继宏成为庞大集团实控人。自此,庞大集团创始人庞庆华彻底交出了庞大集团的控股权。此次股权变动后,庞庆华的持股比例将从13.33%降至5.6%,并不再是庞大集团实控人,但仍是大股东之一。从一家地方经销商起家,庞庆华的人生与中国汽车工业共同发展,也与汽车市场遇冷同时衰落。庞庆华的起起伏伏恰是汽车市场和流通领域的一个缩影,也预示着汽车流通市场未来的走向和趋势。此时此刻,回顾庞庆华的经历,对解析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展望未来发展不无裨益。
■“冀东模式”锋芒毕露
只上过7年学,却凭借吃苦耐劳和敢想敢干,一手缔造了业内家喻户晓的“冀东模式”,带领河北滦县里的机电设备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直至成为国内第一家登陆A股的汽贸集团;致力于改变经销商弱势地位,屡屡出手参股汽车品牌,探索厂商关系新架构;固执地采用购置土地、自持物业的方式快速扩张网络,这种激进的发展模式为之后资金紧张埋下了伏笔……庞大集团创始人庞庆华无疑是几十年来中国汽车流通领域最受关注、也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庞庆华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16岁参加工作,一开始上山采石,后来修过自行车、大卡车,还干过理发、餐饮等行业。20岁那年,他已是饭店顾问,逐渐走上领导岗位。由于一次车祸受伤,他被调到了滦县物资局当业务员,后来物资局组建了机电公司,此时庞庆华第一次接触到汽车业务。庞大集团的前身正是唐山市冀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用庞庆华的话说,“我就此踏上了汽车采购生涯,一干就是30年没有停过。”
1983年,国家放开双轨制,包括汽车在内的工厂产品10%可以自销,联系到卡车资源的庞庆华斥巨资一下子收来25辆日野牌卡车,很快被市场抢购一空,这次大胆尝试的成功让他信心倍增,从此认准了汽车销售这条路。
此后,庞庆华在各方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经营场地问题并建立车源渠道。然而面对市场需求高涨,庞庆华越来越感到资金匮乏极大地限制了企业规模壮大,利用金融杠杆解决提车问题的想法在他脑子里逐渐成熟。1995年,在得到汽车厂家的认可后,冀东物贸开启了通过分期付款方式向厂家提车的业务模式,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同时,冀东物贸联合银行机构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信贷购车方式,降低了“购车门槛”,极大地刺激了购买需求。庞庆华创立的“冀东模式”,令冀东机电在行业内异军突起,企业规模迅速壮大,庞庆华这个名字渐渐为汽车流通行业所熟知。
■上市迎来高光时刻
2004年,冀东物贸开启了上市之路,并在2008年更名为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历时7年,庞大集团于201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市值达630亿元,募集资金63亿元,还同时创造了三个第一:国内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上市单笔融资额最多的民营企业。
正当庞大如日中天,迎来高光时刻之时,一次收购的意外失败给了庞庆华重重一击。
作为汽车经销商,庞庆华一直都缺乏安全感,如果厂家停止授权,经销商将为无米之炊,被厂家掐住咽喉的感觉令他如芒在背。他一直试图通过参股汽车品牌寻求稳定的合作共生关系。2011年6月,庞庆华开启了投资通用汽车旗下萨博品牌的谈判,但谈判几经波折,在庞大支付了4.17亿元之后,收购却因美国通用反对而告失败。
虽然经历挫折,庞庆华却没有放弃投资汽车品牌的念头。2013年,庞大集团与斯巴鲁母公司富士重工签订合同,以约13亿日元(约9000万元人民币)入股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实现了从经销商到“操盘手”的转变,当时庞庆华不无动容地说:“实现了庞大集团梦寐以求的想法。”
不过此时庞大集团的盈利状况已经显露隐忧。2011年,庞大集团全年净利润4.5亿元,同比下滑47.43%,让出国内经销商百强榜头把交椅。2013年,集团净利润为2.11亿元,2014年净利润下滑至1.42亿元,同比减少近1/3。
这可能与庞庆华的另一个执念不无关系。与多数汽贸公司采用“租地建店”不同,庞庆华执着于“买地建店”重资产路线。他曾表示:“我们是国内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当时要求我们80%不能有瑕疵(物业),为了上市只能按照要求买了土地。”不过,他也坦言:“如果当时有选择的话,我也不会选择买地,资产太重了。”
■陷入重重危机
为庞大带来辉煌的“冀东模式”与比较激进的重资产快速扩张做法,最终给庞大带来了危机。实际上,行业对于庞庆华踩足油门开疆扩土的打法早有担忧,不少业内人士就质疑庞大负债率过高。庞庆华表示,如果自己是保守派,那就不可能带领庞大集团做到上市规模。“从风险来看,我现在不敢说百分百没有风险,但我认为基本没风险。只有当汽车生产厂家倒闭了,不再生产车了,经销商库存无法处理,可能有些风险,现在汽车企业非但没垮,还在四处扩建第三、第四工厂,这种形势下,我认为没有风险。”
然而,庞大集团“缺钱”的传言没有停止,庞大一系列出售资产的行为似乎也证实了大家的猜测。2017年5月31日,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沈阳融创置业转让全资子公司沈阳庞大置业70%的股权,交易对价7.3亿元,其中股权转让款1.4亿元,债权代偿款5.9亿元,预计给公司带来收益3611万元。2017年6月30日,庞大集团公告称,向华夏幸福全资子公司廊坊京御转让持有的廊坊金汇颐80%的股权,转让价款合计约为1.24亿元,全部以现金方式支付。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庞大集团的利润出现了大幅下降。收入方面,庞大集团实现704亿元,同比增长6.78%,但归母净利润仅实现2.12亿元,同比下降44%。另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再次出现亏损,亏损额达到了2.09亿元。
2018年5月14日,庞大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洛阳市庞大乐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向广汇汽车转让了5家奔驰品牌4S店。通过此次出售,庞大集团将获得超过6.16亿元的投资收益。8月,庞大发布公告称,向大连中升转让北京雷克萨斯、济南奥迪、济南大众等9家子公司的100%股权。
连奔驰、雷克萨斯这样的优质品牌渠道都忍痛“割肉”,外界对庞大集团资金紧张的传言再次甚嚣尘上。同年10月,庞庆华承认,集团资金确实出了问题,因为银行集中处理贷款,导致现金流压力较大。2018年,作为曾经的中国汽车经销商龙头企业,庞大集团巨亏61.55亿元,并深陷债务危机。
2019年1月1日,上汽通用五菱正式解除了对庞大集团旗下4S店的相关业务授权,庞大将不能继续销售五菱和宝骏品牌车型。庞大集团再失“利润奶牛”。
■仍在汽车行业打拼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庞大集团经营业绩亮起红灯也引起了金融监管部门的警觉。证监会于2018年7月3日出具的《行政处罚书》查明的事实,庞大集团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有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方面存在未如实披露控股股东权益变动情况、未按规定履行关联交易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调查后未及时披露等三方面的违规行为。
上海证券交易所认为,庞大集团及其相关负责人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对庞大集团及时任董事长、控股股东暨实际控制人庞庆华,时任董事兼副总经理武成予以公开谴责;公开认定时任董事长庞庆华3年内不适宜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时任董事会秘书刘中英予以通报批评。
2019年5月14日,一则《关于被债权人申请重整的提示性公告》,更是把风雨飘摇中的庞大集团推至舆论关注的风口浪尖。公司的债权人“北京冀东丰”(北京冀东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已向法院申请对其进行重整。
庞庆华表示:“通过重整,主要采取‘债转股’的思路,庞大集团的负债情况会好很多。如果能转250亿~300亿元,对于我们的资金压力会有很大的缓解,有助于公司恢复正常经营。”他还表示,“这对庞大集团来说是重大利好。”
如今,随着庞庆华降低持股比例,彻底交出庞大的控制权,庞大集团的重整告一段落。庞庆华终究没能带领庞大集团扭转乾坤。不过,2020年3月庞大集团对外投资成立庞大精配网(天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庞庆华也在其中持股20.84%,为实际控制人。作为一位曾叱咤风云、经验丰富老汽车人,庞庆华将在新的业务领域做出怎样的成绩,仍然值得期待。
编辑:郭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