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大概特点是:新车市场体量小、二手车行业发达、车辆上路政策宽松以及民众购置新车意愿较低。即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自主品牌仍然非常看重俄罗斯市场。据了解,2019年吉利汽车在俄销售9602辆,同比增长186%;哈弗在俄罗斯销售12284辆,同比增长282%。
为什么选择俄罗斯?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俄罗斯距离中国较近,且没有出色的本土乘用车品牌,俄罗斯人普遍购买其他国家的乘用车产品;相比欧美及日本,至少俄罗斯在某些法规方面更为宽松;相比东南亚如缅甸、泰国等国家,俄罗斯消费水平和市场体量仍有一定优势,事实上,缅甸依靠日本淘汰的二手车便足以维系市场的用车需求;从地理环境看,俄罗斯作为进入欧洲市场的“桥头堡”,为中国品牌“攻入”欧洲市场建立了纽带关系。
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俄罗斯可以说是一片充满荆棘而又能看到希望的复杂市场。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品牌的对手是谁,优势和弱点又是什么?
►弱点是什么?
“中国车的品质一般。”这是记者在俄罗斯采访5位民众时,他们共同说过的一句话,其中4名是俄罗斯人,另外一名是一位华人留学生。如果把这句话放在国内,相信不少人会对此持反对意见,尤其是在消费者看到中国品牌近几年的进步之后。但在俄罗斯中国汽车品牌给当地消费者留下的就是这样的形象。
据了解,力帆品牌曾是俄罗斯市场销量最为出色的中国品牌。自2008年进入俄罗斯市场以来,力帆曾连续11年夺得中国自主品牌在俄罗斯市场的销量冠军头衔,甚至在2013年至2016年整体市场四连降时还能保持不错的销量。而力帆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其实与俄罗斯的市场消费水平有一定关系,归根结底,力帆廉价车型契合了俄罗斯的市场需求,但以力帆为代表的低端产品也是俄罗斯民众普遍认为“中国汽车品牌质量不好”的“祸根”。
“中国车在俄罗斯并不流行,路上见的也不多,我觉得还是品质不够好吧。”Vova说。事实上,在他店门口就停放着一辆哈弗F7,当记者对他表示这是中国车时,他说他知道哈弗,但还以为是车主为了低调而换了个标。“原来真是一辆哈弗,看起来还不错。”Vova有些惊讶。
在此行的十余天中,记者的确看到过一些中国品牌的身影。除了最常见(次数仅为个位数)的哈弗F7、吉利帝豪、吉利ATLAS(国内型号博越)以外,还零星见到过奇瑞瑞虎3、东风风神AX7,其余均为一些较老的产品。从记者与俄罗斯当地人的沟通和观察到的现象来看,俄罗斯人对中国汽车品牌的固有印象仍然普遍存在。
但另一个好的现象是,俄罗斯汽车经销商对代理中国汽车品牌的信心有所提升,俄罗斯汽车经销商协会主席奥列格·莫谢耶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质量不行的成见正在消失,因为中国品牌在俄的销量和经销商都多了起来。”在圣彼得堡记者确实发现了几家中国品牌经销商,哈弗至少有两家4S店,吉利则更多一些,其他中国品牌则能够在一些二级销售商处找到。而哈弗和吉利之所以能够拥有独立经销商,与二者在俄联邦国家的生产布局有很大关系——哈弗在俄罗斯图拉拥有独立工厂,而吉利从白俄罗斯工厂免税出口到俄罗斯也具备便利条件。
在记者看来,当前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产品不够好,而是在俄罗斯民众心中的印象该如何扭转。
►竞争者是谁?
如果从新车市场来看,中国品牌在俄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无疑是韩系品牌。
事实上,在国内汽车市场韩系品牌已经不能算是中国品牌的直接竞争对手。但在俄罗斯,中国品牌需要“打败”的正是韩系品牌,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从认知层面的“打败”。韩系车之所以能够在俄销量出众,无非抓住了俄罗斯消费者的两个“痛点”:实惠且皮实。
“实惠”对已经在俄联邦范围布局工厂的中国品牌来说并不难,一旦生产形成规模,其本地化采购、生产成本都能够被稀释。事实上,吉利和长城的同级别产品已经做到了比竞品更低的价格水准——吉利ATLAS在当地的售价为115.99万~173.99万卢布(折合人民币12.8万~19.2万元),而哈弗F7的售价为147.4万~181.9万卢布(折合人民币16.27万~20.08万元)。与现代Tucson 154.9万~193.4万卢布(折合人民币17.1万~21.35万元)相比还略低一些。更何况哈弗F7现在还有22万卢布(折合人民币2.42万元)的购车优惠以及超低利率的金融政策。
但“皮实”这个属性无法像价格一样直接衡量,只有消费者亲自体验才能够得出结论。这时,让消费者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产品,才有可能改善他们对中国产品的成见。车辆租赁公司、Yandex这类出租车服务平台不失为一个较好的突破口。
由于俄罗斯二手车市场的高度成熟化,部分来自二手车市场的高端品牌无疑也是中国品牌的潜在竞争者。这部分能够分流多少“蛋糕”,记者无法估计,但好在高端品牌,尤其是BBA这类的德系品牌对保养的要求较高,这一点不符合俄罗斯人务实的风格。
►优势还有什么?
“中国汽车产品如今非常注重电子化科技,它们有全面的主动安全系统以及车联网功能,你甚至用声音就可以控制车上部分功能。”记者对Vova说。但Vova耸了耸肩,说:“如果考虑全面的电子化,说明这部分人一定是比较有钱的,我想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BBA这样的品牌。”
Vova的回答中透露了两个信息,其一,在俄罗斯市场全面的电子化配置意味着高端;其二,一般品牌产品上鲜见电子化配置。这就意味着一个市场空白:中国品牌以大众化品牌的价格实现了高端品牌的配置,在国际市场上仍然算得上是优势。毕竟“花同样钱享受更多功能”几乎是全球消费者的统一“准则”。
据俄罗斯汽车行业统计与分析机构Autostat发布的数据,2019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在俄销量增长8.26%,总量达2.76万辆,而2018年同期销量为2.55万辆。同期,2019年俄罗斯市场汽车销售总量下滑2.8%,总共售出160万辆。这表明中国品牌在俄罗斯新车销售中赢得了更高的占比。
对于进军欧洲市场,立足于俄联邦国家的长城和吉利也具有较强的优势。虽然打入德国、意大利、法国等老牌汽车工业国家相对困难,但中国品牌不妨瞄准东欧及南欧国家,以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为“跳板”,实现对欧洲市场的逐渐覆盖。
据悉,哈弗图拉工厂2020年的产能规划为8万辆。以目前哈弗在俄销量情况客观估计,2020年很难仅靠俄罗斯市场消化掉8万产能。一方面,哈弗可以制定战略,将部分产品经由白俄罗斯输送至波兰、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等国家进行销售;另一方面,其他中国品牌也可以与哈弗和吉利展开合作,实现在海外工厂的共线生产,充分利用产能,既节约了建厂成本又实现了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生产,可谓一举两得。
编辑:齐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