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汽车市场的下滑幅度不仅超出预期,而且比2018年来得更加猛烈。”在8月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召开的月度形势分析会上,协会副会长肖政三给上半年车市定下并不乐观的基调。
正如上个月预测的,6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降至50.4%,仅仅只是国五车清库所带来的暂时假象。由于消费被过度透支,随之而来的是预警指数在7月迎来报复性上涨,最终锁定在62.2%,环比激增11.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再次突破警戒线,登上今年继2月份之后的第二高点。
从库存预警分指数来看,7月的市场需求和平均日销量分别位列最低和次低,市场需求指数为27.5%,平均日销量指数为32.7%,市场和销量处于低迷状态。
从区域指数情况来看,7月全国总指数为62.17%,北区指数为60.34%,东区指数为63.95%,南区指数为62.6%,西区指数为61.92%。因为东区包含省份均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省份,6月底的国五车清库透支了较多消费潜力,因此东区指数环比上升幅度最大。
从分品牌类型指数看,7月进口和豪华品牌指数为61%,主流合资品牌指数为62%,自主品牌指数为63.6%,较上月均呈现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其中自主品牌库存压力最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部主任樊宇分析指出,从经销商反馈的情况看, 6月实施的以价换量策略,在7月进行了价格回收,加之7月又逢车市传统淡季,不少大型经销商集团在7月前两周销量甚至出现了腰斩。协会预测,7月车市销量同比下滑幅度会在15%左右,环比下滑30%左右,这一悲观形势有可能会延续到8月。另外,在影响8月的市场因素中还包括一个季节性因素,特别是在南方比较忌讳在中元节进行买卖活动。根据调查,经销商的判断是8月的市场需求与7月基本持平,整体经营状况也不会有大的改善。
基于以上因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议,经销商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预估实际市场需求,合理控制库存水平,以防库存压力过大,导致经营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