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2018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会在哈尔滨举行。相较于2017年度,2018年度汽车工业三十强在排名上并没有太大变化,上汽、东风、一汽、北汽、广汽依然位列前5位,只是长安汽车被去年排名第7位的吉利超越,排名下降一位至第7位,吉利则跻身第六。在营业收入方面,除第一位上汽略有提升之外,其他上榜企业的营业收入几乎都出现了不小幅度的下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表示,从2018年汽车三十强榜单看,汽车工业正在进入低位运行状态,2019年汽车工业的发展仍不容乐观。
■低位运行增速放缓
数据显示,汽车三十强企业营收达43210亿元,合计增长3.83%,但增速比上届三十强企业低了7.9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合计2975亿元,同比下降5.93%,增速比上届低12.05个百分点。其中,18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2家同比下滑。
据介绍,2018年汽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6447家,汽车三十强企业数量仅占全行业比重0.18%,但营业收入占比52.24%,利润占比47.89%。2018年汽车三十强企业营业收入合计同比增长3.83%,比全行业增速(2.9%)高0.93个百分点,汽车三十强新增营业收入对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8.44%。2018年汽车三十强企业利润总额合计同比下降5.93%,比全行业降幅(4.67%)高出1.26个百分点。“汽车三十强企业是机械行业深入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突出代表。”陈斌说。
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所言,汽车产销已经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且在今年表现得更为明显。分析原因,师建华认为首先是来自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2019年一季度,GDP增长在6.4%左右,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下行趋势。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持续,需求放缓,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波动下行,居民对未来经济预期不佳,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大幅回落,消费趋于谨慎。”师建华说。经济结构延续分化的走势也在影响汽车市场。“经济结构延续分化走势,私营企业利润持续下滑,以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经营艰难导致购车暂缓是主因。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4%,中小企业经营情况没有明显改善。私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影响了支撑汽车消费增长的部分人群。”陈斌还表示,2018年,1.6升及以下小排量车优惠政策退出,汽车使用环境对汽车消费的约束愈加明显,投资与消费势头减弱,加之汽车产销量已接近3000万辆,基数很大,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到相对平稳的增长期。
■下半年汽车业或有“回暖”迹象
师建华强调,2018年底至2019年,国家出台多项利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或有提振作用,但短期对消费的拉动不明显。而从目前发展看,投资下降,消费回升,下行压力尚未减弱,对经济的支撑仍显不足。“从目前的数据看,汽车工业的增加值低于工业水平,压力还比较大。”师建华称,虽然进入2019年,M1类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客汽车)增速小幅回升,有触底反弹迹象,但是市场资金流动性依然紧张。M2类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座,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5000kg的载客汽车)开始出现企稳迹象,相较2018年,预计2019年M2类车增速有望小幅反弹,市场有“回暖”迹象,但汽车市场能否触底反弹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同时,房地产对汽车市场的分流短期仍将持续,股市的修复也在挤压汽车消费。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也强调,2019年1~5月机械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4.4%,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和机械工业上年同期水平。涉及的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的累计增速均较上年有所回落,其中汽车行业尤为明显。师建华认为,从整体经济来看,2019年汽车市场消费环境仍然紧张,下半年有趋稳迹象,汽车消费或有“回暖”趋势;从政策角度来看,短期内更多的是抑制消费的影响,所以全年汽车销售并不乐观。“总体来看,预计全年增速仍为负增长。”师建华说。陈斌则认为,预计2019年汽车产销增速会出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增速与2018年基本持平。
对于目前的发展形势,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巡视员解三明指出,当前,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加快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孙焕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