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中机联庆祝机械工业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总结了我国汽车工业在过去40年的发展情况,他强调,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四十年来,在党中央改革开放正确方针的指引下,在全行业干部职工的艰辛努力下,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举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时刻,认真回顾四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步,将激励我们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向汽车强国。”董扬说。
董扬从产销规模、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汽车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中国品牌崛起、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市场成为全球主战场、出口市场、电动汽车等方面全面回顾了我国汽车产业在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发展。
产销规模持续扩大,已建成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董扬表示,四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销规模快速扩大,全球影响持续提升,新车产销量连续九年全球第一。1978年,全国汽车产量14.9万辆,占当年世界市场0.4%。1988年,我国汽车产量64.7万辆,占当年世界市场1.3%。1998年,我国汽车产量162.9万辆,占当年世界汽车市场3.1%。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934.5万辆,占当年世界汽车市场13.3%。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2901.5万辆,正当年世界汽车产量29.7%。中国已成为带动世界汽车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4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全球影响持续提升,新车产销连 续9年全球第一;2017年新车产销占全球比重接近30%,是带动世界汽车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汽车产品很好的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四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不单纯是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很好的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40年前,汽车产品结构是缺重少轻、轿车近乎空白,而今天是重中轻微、轿客全面发展。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建成了与国际全面接轨的制造体系,建成了全套的零部件体系,汽车产品的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世界知名的J.D.Power公司的统计,到2017年,中国品牌乘用车与国际品牌乘用车的新车故障率已非常接近。“现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完全可以称得上品种繁多,物美价廉。”董扬说。
40年来,我国汽车产量从14.9万辆增长到2900万辆,从缺重少轻轿车近乎空白到重中轻微轿客全面发展,品种繁多物美价廉。同时,我国汽车制造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全套零部件体系。
中国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7年,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973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向国家贡献的直接、间接税收,中国汽车产业的直接、间接就业,以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都超过10%。董扬表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有力的带动了机械、电子、钢铁、有色、轻工、石化等产业的发展。随着汽车市场的增长,我们还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销售、维修、服务网络。另外与汽车产业有关的汽车金融、休闲旅游、汽车赛事文化等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还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汽车产业是最具发展空间的制造业,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
企业实力迅速壮大,中国品牌正在崛起。在2018年世界《财富》500强中,有六家中国整车企业名列其中,其中上汽集团列36位,东风汽车列65位,北汽集团列124位,中国一汽列125位,广汽集团列202位,长安汽车列242位,吉利控股列267位。以上排名是按照营业收入排的,其中包括了合资企业的收入。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7年,有六家企业的中国品牌汽车销量超突破了百万辆。其中上汽282万辆,长安166万辆,东风148万辆,吉利131万辆,北汽127万辆,长城107万辆。
40年来,我国建立了现代化的汽车工业体系,企业快速成长,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7 家中国汽车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6 家车企中国品牌汽车年销量突破了百万辆。
中国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四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以全面开放的胸怀和姿态,引进学习国际先进技术。但我们也从未忽视自主创新。由于汽车产业链长、技术复杂,因此汽车产业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周期要长于一般制造业。董扬表示,经过全行业努力,我们已初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建成了现代的研发创新体系。各大整车集团都已建成投资50亿至100亿的研发中心,集聚了几千人的研发队伍,建立了现代化的研发流程,每年研发投入几十亿至上百亿元,全部产品独立自主正向开发。其次,中国品牌汽车占市场总额50%以上,在商用车市场占95%以上,在乘用车市场也达到40%。再次,部分中国品牌产品已形成比较优势。比如重型卡车、大型客车、小型MPV和SUV。这些类别的产品,有望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在世界市场上大放异彩。最后,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正引起世界瞩目。目前已形成政策推动市场、市场推动技术进步的良性发展局面,产品性能不断提高,成本迅速下降,基础技术研究取得巨大进步,迅速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中国电动汽车有望在五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市场正成为全球车企竞争发力的主战场。四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开放度不断加大,外资车企加速扩大在华生产能力,并在研发体系建设、产业供应链培育、衍生业务拓展等领域全面扩展布局。据统计,大众、通用汽车集团在华销售汽车占集团生产、销售40%左右,本田、戴姆勒、宝马在华销售汽车占集团生产、销售20%以上,雷诺日产三菱、丰田、福特、现代起亚、PSA在华生产、销售汽车也占其集团销售10%以上。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最重要部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都是合资生产,属于中国制造,合理纳税,正常雇工,特别是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品,也间接为中国汽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40年来,产业布局逐步向具有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地区聚集,整车以吉林、上海、重庆、广东、广西、北京、湖北等地最为集中;零部件企业贴近整车企业建厂,形成6个主要产业聚集区。
中国汽车出口能力稳步提升,国内骨干企业加快走向海外市场。四十年来,中国汽车出口目的地扩展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骨干车企已在39个国家签订148个海外工厂。201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规模达到686亿美元,对欧洲、北美和日本的出口位居前三。2018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有望再次突破100万辆。由于国内市场增长较快,所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出口业绩并不显著。但这也说明今后中国汽车产业走向海外,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40年来,汽车产业开放度不断加大,外资车企加速扩大在华生产能力,并在研发体系建设、产业供应链培育、衍生业务拓展等领域全面扩展布局,中国越来越成为其全球版图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态势良好。与各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发挥了制度优势,采取了政府推动市场、市场带动技术进步的模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效果。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效应显现,占汽车总市场比例已超过3%,占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第一,市场迅速扩大,自2015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50%左右。2017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达到77.7万辆,但国内汽车市场比重达2.7%。2018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可望达到120万辆,市场占比可达4%。
第二,电动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企业市场表现突出。2017年,在全球前十企业中,均占据半数以上席位。在电动汽车整车企业中,比亚迪位列第一,北汽位列第四,上汽位列第六,吉利位列第七,奇瑞位列第十。在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中,宁德时代位列第一,比亚迪位列第三,国轩高科位列第六,北京国能位列第八,比克位列第九,湖南电科技位列第十。
第三,各项技术取得巨大进步。电动汽车整车已由传统能源汽车改装进入全新设计时代;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一倍以上,成本下降2/3,动力电池再利用、再制造发展良好;充电技术发展迅速,运营模式不断创新,互联互通进展良好。到2025年或稍晚时候,中国电动汽车性能总体上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与燃油车相当,充电难的问题将得到基本改善。
董扬认为,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政策推动市场扩展,市场推动技术进步的发展。目前,整车已进入全新设计时代;电池水平迅速提高,成本大幅下降,再利用、再制造发展良好,同时,充电技术发展迅速,运营模式不断创新,互联互通进展良好。“2025年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综合成本与燃油车相当,充电难问题基本解决。”董扬说。
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突破120万辆,占车市总体销量的4%,预计明年160万辆,占比将超过5%。不过,董扬并不认同这意味着电动车增长、传统车下降的转折点到来。“明年或者未来几年,传统汽车市场增长50万辆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传统燃油车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董扬强调。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辉煌经历,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董扬强调,这些成就的取得,首先归功于党中央正确的改革开放决策,归功于全行业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温故而知新,中国汽车产业有信心继续乘胜前进,达到建成世界汽车强国的伟大目标。
“习主席讲中国梦有三大特征,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汽车产业有决心、有信心为这三大特征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董扬最后说。
编辑:王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