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长城汽车旗下新能源品牌欧拉在保定长城汽车技术中心正式发布。按常理而言,品牌发布会需要依靠产品作为支撑,但欧拉并没有将产品放在发布会过程中,而是用近90%的时间阐述欧拉是谁、为什么要欧拉、现在发布欧拉的紧迫性以及未来的计划等问题。
显然,欧拉有太多话想说。
♦“欧拉”的意义
“欧拉是一个很好的名字,朗朗上口,我们觉得不用可惜了。”欧拉商品企划本部商品总监余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欧拉’是长城新能源产品的名字,现在作为一个新能源品牌有很好的传承性。”另外,“欧拉”两个字容易被消费者记住,对品牌传播的正面意义较大。欧拉的Logo设计别出心裁,据设计师介绍,其Logo的灵感源于叹号。“当人们看到一个新鲜的事物出现在面前时,心理上会有一些惊讶或新鲜感,所以我们想到了叹号。”该设计师说。
欧拉的英文名称为ORA,据长城汽车商品企划本部副总裁莊·萨缪尔介绍,英文名字是为拓展海外市场做准备。这三个字母的含义分别是:O,即Open的缩写,意为开放;R,即Reliable的缩写,意为可靠;A即Alternative的缩写,意为非传统。所以欧拉传输给消费者的品牌信息非常清晰:既要保证一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又要突出非传统的汽车品牌。
♦再次出现
欧拉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可以说非常突然。要不是一些媒体在车展前夕“挖”到了欧拉相关产品的申报图,或许大家现在还都被蒙在鼓里。“我们都是几乎把事情做完了,才会去说一些事情。”荘·萨缪尔表示,其实欧拉项目早在2015年就已经启动,但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却在3年后的北京车展。
的确如此,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始终坚持着“少说多做”的原则,无论是WEY还是欧拉,几乎都是等产品“落听”,才对外发布的。即便是很多业内人士,短时间内也难以搞清其中的来龙去脉。但事实上,在目前的市场环境里,新品牌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产品、品牌、理念要“打配合”,逐步在消费者心中搭建架构,然后填充内容,最终形成对新品牌的整体印象。
其实,长城在宣传推广方面已经较前几年取得了很大进步,从魏建军直接出任WEY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到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播出,这种改变为了解长城汽车的媒体所津津乐道。但长城“少说多做”的企业理念并没有变,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很多自主品牌都已经依靠政策红利发展了三四年,长城却迟迟没有动静。所以,欧拉毫无铺垫的再次出现,让业界颇感震惊。
“欧拉参加今年北京车展,其实也经过了很长的反复过程。”莊·萨缪尔给记者讲述了一件“趣事”。原来,由于今年北京车展少了一个展馆,所以展位面积非常紧张,长城一开始并没有给欧拉品牌单独的展位。“于是我们考虑到底要不要参加北京车展。最终经过领导层决策,决定将哈弗的一部分展位拿出来给欧拉品牌。”莊·萨缪尔说。
所以,北京车展的欧拉展台,是紧邻哈弗展台的一个小长条形展台。别看欧拉占地面积不大,但魏建军对欧拉的重视程度并不低。北京车展第一天一大早,记者刚来到展馆,便在欧拉展台的后方区域看见他正在认真地察看布展的细节。
不过,欧拉的首次亮相好像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一方面,是由于车展一大波一大波的讯息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从而抓不到重点;另一方面,今年造车新势力也确实抢尽风头,吸引了太多关注度。虽然没有在北京车展上一炮而红,不过欧拉背后的团队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在积极“搞事情”,接下来将会陆续发布两款产品。
♦欧拉的目标
欧拉的出现,既是长城面对日益严格的法律法规的一种对策,也是长城布局新能源市场的关键一步。此前,长城汽车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动作甚少,一度被外界质疑。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长城布局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算是早的,否则也不可能有欧拉车型的试水。
另一方面,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爆发的那段时间里,市面上的产品品质良莠不齐,骗补问题逐渐暴露,并不是良性发展,纯电动汽车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依靠政府扶持才能前行,势必走不远。魏建军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即便有研发经费送到家门口,他也是“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让财务原数退了回去。在魏建军看来,在不依靠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造出符合市场需求或趋势的产品,才真正能够经得住考验。
“我们也是本着这个目标来研发欧拉产品的,欧拉坚决不做‘油改电’产品、不依赖政府补贴、坚持电动化和智能化协同发展,并且秉承一贯的安全理念。”欧拉平台总监乔向华表示,欧拉的产品使用专属ME(即Mini Electric)平台,在设计之初先考虑电池的布置方式和位置,尽可能优化结构设计,使得目前欧拉产品的系统能量密度比高达160Wh/kg,比目前平均水平高出近20Wh/kg,且比同级产品轻100kg。与此同时,欧拉的产品能够实现L2级别的自动驾驶,并带有ID识别、语音交互等功能。
而欧拉的价位也已基本确定,其产品售价大都集中在10万元区间左右,除了已经展示的IQ系列和R1、R2外,在三年内还将有一款续驶里程超过400km的车型问世。记者不得不感叹,要在这样的价格区间内,实现如此续驶里程以及丰富的配置,是对汽车成本控制的一次重大挑战。
欧拉当下的目标其实非常明确:为消费者带来一款刚好能满足城市用车场景的产品,既不追求过高的续驶里程,而增加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又不会因为里程太短,让消费者产生焦虑心理。
从其产品层面看,不要以为R1是一款A00级产品,就认为其续驶里程低,内部空间不实用。事实上,R1的空间,尤其是后排空间足以容纳两位一米八的乘坐者,甚至还有些许富裕空间,这在现场经过了多次尝试,得到了媒体的普遍好评。而R1的续驶里程也达到了300km。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300km是驾驶者能够真正开到的数值,在同级产品中并不多见。
与此同时,欧拉既瞄准了家用市场,也把目光聚焦到了共享市场。据莊·萨缪尔表示,目前欧拉主攻个人市场,同时也会跟共享出行服务商合作,共同推进欧拉开拓市场,让消费者对出行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而不是一味追求长续驶里程和体型大的车。
事实上,欧拉并不是长城心血来潮或者单纯为应对行业法规而推出的一个品牌,欧拉有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完整的产品线布局、专门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平台以及单独的销售渠道。如果你以为欧拉进入纯电动汽车市场有些晚,那就错了,因为这个不吃补贴、不做“油改电”的品牌,属于它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图:张海天 编辑:齐萌、程雪玲(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