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知行合一,让AI与机器人更融合”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在宁波余姚举行。本届峰会由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指导,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吸引了包括全球69位顶级专家学者、220位知名制造企业高层在内的1500多位业界精英出席。
有道是“隔行如隔山”,作为汽车行业的记者,对于机器人行业而言自然是外行,但峰会多种多样的论坛、展览展示、跨界对话、机器人大赛、投资路演等形式,让记者从“发懵”的状态中逐步找到了门路,对机器人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与此同时,记者以汽车行业作为出发点,想看看机器人行业与汽车行业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中国机器人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机器人在人类工业发展中有着较长的历史,伴随着自动化、智能化的进步,机器人在各行各业中所占的比重都在增加。而随着中国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提速,机器人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作为第五届机器人峰会, 本届峰会正值中国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加强制造强国建设的新时代。峰会邀请了国内外近80家最具代表性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参展,并设有三大主题展区构成“三位一体”,分别是国际会议中心展区、智能制造展区、机器人主题公园展区,集聚了机器人行业高精尖技术水平的产品及与世界水平比肩的最新研发成果。此次展览展示特别开辟近1300平方米的场地,专门作为“智能制造展区”,为企业搭建现场交流对接的快速通道。
据中国信通院2017年8月发布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3.0新生态》报告显示,当前主要用于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全球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1110亿美元。而中国自2013年至今,已连续五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15年市场份额超过四分之一,预计2018年将达到三分之一。中国机器人市场已进入高速增长期。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的融合发展,促使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经历着一场智能化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在峰会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院士科学技术产业化(余姚)基地启动仪式。该基地以中科院张泽院士项目为代表,以研发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为主方向。总投资 432.5 亿元的20多个项目在开幕式上进行了签约,这些项目聚焦智能制造、突出融合创新,主业优势明显,引领作用强劲。
♦易智家2.0版上线 推进智能制造
在峰会期间,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易智家2.0版重装上线。
易智家是隶属于中国机器人峰会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也是工业互联网分享服务云平台,旨在用分享经济模式链接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各价值链环节海量、分散、闲置、富余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融合、协同、共赢,最终通向共享工厂/网络制造新模式,让智造更简单。
易智家旨在构建智能制造产业链横向集成、纵向协同、跨产业链交汇融合的分布式、开放式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系统解决智能制造领域供需、营销、研发、生产、采购、管理、咨询、服务等全价值链环节资源短缺与闲置浪费共存、信息不对称、供需交易成本高、信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通过提高资源周转率,间接增强资源供给能力,有利于优化生产、分配和交易结构,提高闲置资源的配置效率,缩小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差距,既消化过剩产能,又弥补产能不足,很好地解决了制造业当下产能供给不均衡的问题,顺应供给侧改革新形势,为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促进两化融合,助力“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
♦与汽车业何干?
在人们对机器人的传统印象里,能与人说对话、做出一些动作的人形机器,被叫做机器人。但实际上,机器人的涉及范围可不止于此。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所以,机器人所涉及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小到家用的地板清洁机器人,大到工业上常用的制造型机器人,都属于机器人的范畴。而对于汽车行业,也不乏机器人的身影。
记者在现场看到,包括沧泓智能相机尺寸测量机器人、智昌集团与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双目视觉AI自编程机器人、宁波舜宇贝尔自动化有限公司的自动导引车、宁波智诚喷涂机器人等,都与汽车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宁波沧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看到记者在智能相机尺寸测量机器人前驻足,便主动上前介绍。据悉,它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照相机拍下工件照片,将图像转变为矢量信号并与参照件的矢量图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工件的公差以及是否达到制造要求。记者看到在转盘上摆放的四个工件逆时针旋转,照相机频频闪光进行拍照,速度在百分之一秒量级,随之被检测工件与标准件之间的差值便会显示在屏幕上。与传统人工检查相比,这种检测方式不仅快捷,更通过矢量化提高了测量精度,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自动导引车也是记者在参观汽车厂商时能够看见的一类机器人,这在长城汽车的总装车间中并不鲜见。宁波舜宇贝尔自动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自动导引车在车企中的使用率其实还不多,用途也比较单一,一般作为零部件的运输的物流小车。但实际上,自动导引车还能够作为可移动的柔性平台,在总装车间中发挥作用,包括跟随吊具和工作人员,提高作业效率。
双目视觉AI自编程机器人则可以根据工件的边缘跟踪焊缝的位置,通过激光扫描的轨迹信息,自动智能编成焊接程序。既省去了专业人士进行编程和校准的时间,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出现误差的可能性。浙江智昌机器人集团副总裁王奇锋表示:“让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是做机器人的初心,我们也将见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碰撞带来的火花,同时也期待着中国机器人制造领域产生更多惊喜。”
编辑:蔺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