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步伐,新四化与新零售两大主题正在汽车领域迅速蔓延开来,然而作为车企领域和流通领域的两大不同新趋势,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对与流通企业而言,新零售到底应该新在哪里?又该如何实现与新四化的对接?
“新四化与新零售是在同一数字化背景下的新趋势。”盈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孙聘仁告诉记者,新四化与新零售其实是在现有新技术驱动的背景下,汽车生产产品端与销售端的不同体现形式。
♦共享化只是租赁模式的一种新探索
如果说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车企对汽车产品升级的一种探索,共享化则更像是车企对未来终端出行服务模式的一种探索。伴随着越来越多车企推出向出行服务商的转型理念,未来的流通车企将面临着怎样的冲击,又将如何转型求生存?对于这个问题,孙聘仁表示,共享化只是当前众多车企转型的一种探索,而且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只是原来的租赁模式在新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如同共享单车,其实就是单车租赁,其在经济学上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实现了无人值守的模式。”孙聘仁表示,共享模式本身就是租赁,只是如今实现了不需要太多人工的参与,有了一定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水平,变得更加便捷,提升了大家去租赁的意愿。但共享最终能达到多大比例,最终能否实现完全的智能化,还需要观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在它实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可能只是销售市场的一种补充。
“不只是车企,未来很多经销商也有可能定位于出行服务商,这种服务不止包括提供车辆,也包括对车辆的维护等,这对经销商而言也是一个新的机会。”孙聘仁强调,市场在变,消费者在变,不能简单地说共享化与新零售之间有着利益冲突,其实更多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
♦新零售与新四化应互相促进
“现在的一些造车新势力提出撇开终端经销商,这在少量销售初期或可以行得通,但如果要实现大规模销售,能够比肩当前传统汽车厂商的销量规模,最终还是需要渠道帮助实现终端的体验以及售后服务。另一方面,在完全实现定单化生产之前,他们同时也需要经销商帮忙承担部分库存。”孙聘仁指出,新四化不是流通企业的终结,而是给他们提出了新的命题。
新四化与新零售交流过程中,流通行业从业者们到底该怎么变?当前被广泛推崇的新零售概念是否是其最佳出路?
“流通企业在与新四化的对接中并不应只是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也可以主动反过来更进一步促进它。”孙聘仁表示,只是现在有些流通企业的体量很比较小,信息化程度也比较低,更别提数字化,甚至有些还处于原始的销售阶段,这制约了流通企业在新零售与新四化的对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零售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要实现整个销售过程的数字化。即实现销售过程的数据可记录、可采集和透明化,并且这些数据是对客户开放的,经销商与客户之间可以通过一套数字化的体系进行深度互动。” 孙聘仁表示,现在部分企业所谈的汽车新零售其实是伪概念,没有商业模式上的真正创新,甚至有些仅仅是在原来汽贸模式基础上的改头换面。一些所谓创新企业以汽车新零售的名义推广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汽车销售只是个载体而已,重在金融产品的销售。据称阿里推出无人4S店,这更多像是在做技术实验,也与新零售没有太大关联。
“新零售的意义应该是多方共赢的。”孙聘仁强调,真正的新零售是数字化在整车销售全流程的体现,其归根结底还是体现在服务层面,是服务便利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编辑:吕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