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中国智造 低碳出海 iX3挑起宝马“在中国、为世界”承诺大梁
中国汽车报网 ·  王璞 ·  2020-12-18

    尽管2020年内外承压、挑战重重,但宝马在华的电动化进程依旧开启了“满电加速”模式。作为宝马在华“新能源车之年”的核心主角,华晨宝马创新纯电动iX3(以下简称“宝马iX3”)如约完成了中国首发、上市以及向全球市场出口的多重重任。 

  宝马iX3是宝马集团旗下第一款只在中国工厂生产,并向全球市场销售的车型,它不仅承载了宝马低碳、可持续的“绿色基因”,也向全球客户展示了中国智造对标世界品质的实力;它不仅是华晨宝马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见证,更是宝马在中国践行“在中国、为中国、为世界”升级战略的关键落点。“中国智造、低碳出海、全球销售”的宝马iX3,无疑成为汽车行业推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范本。 

    从中国驶向全球的宝马 iX3 

  11月11日,首批从华晨宝马沈阳大东工厂下线的宝马iX3,正式从辽宁大连港起航出口,华晨宝马成为中国第一家为全球市场生产高档纯电动汽车的制造商。 

  凭借与德国总部的紧密沟通、与中国进出口部门的通力配合、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默契合作,宝马iX3实现顺利出口,这是对华晨宝马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生产线建设能力以及整车出口管理能力的综合检验。在如期完成宝马iX3生产、下线、上市和出口任务的过程中,华晨宝马研发和制造团队的全球化能力和本土竞争力也得到了再次提升。 

  事实上,随着华晨宝马在宝马集团全球布局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沈阳研发团队在宝马车型研发中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2015年以来,华晨宝马动力电池研发团队的规模已经扩大约一倍,90%的新增职位均由本土员工承担。这也为宝马 iX3在沈阳的生产研发奠定了基础。作为首款配装宝马第五代动力电池的车型,宝马iX3续驶里程达500公里,百公里电耗16.7千瓦时,相当于传统燃油车百公里油耗1.3升。从材料选择到电池组件设计,从生产到回收,宝马第五代动力电池将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渗透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据悉,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作为该车型全球惟一生产基地,本地研发团队不仅主要承担了其高压电池的研发工作,还负责电池包和整车的集成、校准、验证和测试。能够深度参与宝马集团新能源车型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认证,一方面,凸显了华晨宝马在推进宝马集团电动化进程中的关键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华晨宝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扎实的本土研发能力。 

  在华晨宝马大东工厂下线,驶向全球市场的宝马iX3,为了在生产环节确保“零缺陷”和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华晨宝马工程师们对宝马iX3的生产线设计进行了诸多创新突破,贡献出更多“中国智慧”。 

  以往华晨宝马在进行本土化车型生产时,通常是将宝马德国工厂成熟的生产线在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进行复制,再根据本土产品规划进行相应产线调整及升级。但由于沈阳是 宝马iX3全球惟一生产基地,所以从一开始,华晨宝马工程师便成为产线设计和改良的重要意见方。对于宝马iX3的生产线,华晨宝马工程师除了将智能“工业4.0”技术与先进生产设备结合,针对车型特性进行生产线的升级和改进外,还通过与德国总部的深度沟通,结合沈阳本地工人的工作习惯,对产线进行了专属设计。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华晨宝马生产线的柔性化、灵活性和智能化,还带动了华晨宝马在产线规划设计能力上的创新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华晨宝马服务全球市场的能力。 

  中国智造对标世界品质 

  只在华晨宝马生产、并在全球市场销售的宝马iX3,是中国智造对标世界品质的一次成功践行。 

  宝马iX3能够“独家落户”华晨宝马,充分印证了华晨宝马的智能制造和质量管理水平在宝马集团全球工厂中名列前茅。在BMW iX3的出口项目中,华晨宝马通过在生产技术、生产流程、质量管控、供应商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能力提升,逐步具备了服务全球市场的能力。 

  事实上,自成立以来,华晨宝马就严格执行宝马集团全球统一标准体系,对于质量管理,并不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渗透至从研发、采购到生产、交付,再到销售、售后的企业全价值链。尤其在车辆研发生产阶段,华晨宝马率先提出并践行了“零缺陷”理念(零缺陷工厂、零缺陷生产和中国市场零缺陷供应),“不让任何一个缺陷部件从我这里流出”成为每位员工与合作伙伴的座右铭。2019年,华晨宝马技术及生产部荣获了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EFQM)颁发的“七星卓越认证以及领导力杰出成就单项奖”,彰显了华晨宝马打造的高档汽车品质在全球范围内的顶尖水平与国际领先地位。 

  在研发测试阶段,华晨宝马每一个整车项目都会被逐级细化到模块、组件,甚至单个零部件单元进行测试。只有所有细节都通过标准要求,才能进入量产交付。宝马iX3作为宝马集团第一款配装宝马第五代电力驱动系统的全新车型,测试的强度前所未有。据了解,量产之前,华晨宝马研发团队对电池和整车进行了128次严格的机械测试和994次软件功能测试,确保电池包在全生命周期的品质。车辆下线时,加速路段、特殊路面、石块路面等140余项整车功能性测试保证车辆能够满足各种路况行驶的需求。 

  在生产阶段,华晨宝马利用“工业4.0”技术和生产设备,通过智能机器人作业,最大化减少宝马iX3生产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尤其在车身车间,自动化率达95%。此外,为了确保车身安全性,宝马iX3的白车身将通过高精度激光雷达技术扫描进行严格的几何质量检测,以快速识别标记每一处偏离标准的地方进行分析,保证车身的平衡和稳定性。在总装车间,华晨宝马还为宝马iX3配备了移动缝隙检测设备,通过激光扫描有效识别车身不同部件之间的微小缝隙间隙。在后桥组件和动力电池合装的环节,先进的DC工具被引入产线对iX3关键零部件中有精确扭矩要求的螺栓进行旋紧。可视化的大数据技术能够明确记录每一个拧紧位置的信息,没有达到标准的车辆将无法通过质量检测,甚至会被自动阻止启动。 

  考虑到不同国家不同法规要求给生产带来的复杂性,华晨宝马为宝马iX3的生产线专门增加了多种智能识别检测系统。比如,灵活质量门(Flexible Quality Gate),采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能够识别出口不同市场的宝马iX3车型的不同标签。还有能够实时查询生产缺陷记录的可移动质量记录系统,帮助员工最大化降低生产复杂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宝马iX3是首款配装宝马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的车型,为了确保后桥部件的高质量交付,华晨宝马还首次自主承担了后桥组件的组装和调校工作。 

  低碳出海 树海铁联运绿色标杆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iX3的“绿色基因”不仅覆盖从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供应链管理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从零部件到整车、从内陆运输到出口海外,在物流环节,宝马iX3也将碳足迹尽可能降至更低。而此次iX3所采用的海铁联运模式,再次树立了整车出口物流的绿色标杆。 

  为确保顺利出口,大连港克服当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90天内,为宝马iX3建造了专属的封闭式库房。库房不仅拥有450个室内停车位,还可进行充电、洗车、充气等整备工作。为保证每辆从大连港出海的宝马iX3都能以最佳的车况登船,交付到全球客户手中,在出口车辆进入库房前,港口的交接人员都会严格依照华晨宝马19步验车法,从各个角度查验每一辆车的细节,所有车辆查验合格后,在整备区完成30%充电以符合运输安全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大连港专为宝马iX3出口搭建的封闭库房遵循了华晨宝马绿色物流理念。在库房建设中,针对封闭库房的采光需求,大连港采用了升高举架、设立透明采光带和透明天窗的措施,使仓库在白天除了自然光外无需其他光源照明。按照每天10小时采光计算,该仓库一年节约的电量可达18万度,相当于50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据了解,为了降低整车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2016年,华晨宝马就在国内率先启用了商品车海铁联运模式,并开通了沈阳到大连再到广州的海铁联运线路。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华晨宝马就通过增加船运和铁路运输的方式来控制整车物流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了持续降低整车物流过程中的碳排放,整车下线后不再由卡车直接运输至各个经销商,而是先通过铁路或水铁联运的方式运输至6个分拨中心,再由分拨中心运输至其所在区域的经销商。 

  目前,华晨宝马不仅拥有国内最长的整车物流运输路线,也成为中国汽车制造商中铁路运输比例最高的企业,78%的整车物流均可全部或部分通过铁路运输。从2015年至今,华晨宝马已减少了总计4万吨的碳排放,相当于6500个三口之家超过一年的碳排放。同时,华晨宝马减少了超过1亿公里的卡车行驶里程,相当于260次地球到月球的往返距离。凭借对不同运输模式的创新尝试,华晨宝马目前出厂物流运输二氧化碳单车排放量与2014年相比降低了45%。  

  从生产下线到出口全球,iX3将华晨宝马高质量发展带入到与全球一流水平对标的新境界。未来,华晨宝马在继续践行“在中国、为中国、为世界”本土化承诺的过程中,如何在高质量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精进,为推动中国汽车制造跻身世界汽车工业前列继续发挥榜样力量?业界将拭目以待。 
    编辑:黄蓓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