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直至春节过后,东风本田CR-V“机油门”全面爆发,从车主集体维权,到厂家闪烁其词的回复引发车主更大不满,再到厂家给出治标不治本的召回处理办法,可谓一波三折。3月1日,记者获悉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向经销商下发紧急通知,从即日(3月1日)起全面停售东风本田CR-V车型。记者致电东风本田在京经销商,对方则称只是ECU升级,尚不清楚停售事件。
被约谈促使其作出停售决定
《关于暂停销售18M CR-V的通知》内容显示:接到公司市场品质科通知,暂停销售 18M CR-V,需立即停止交车给客户,立即禁止将在库 18M CR-V(含在途)做登录,待我司售后服务部维修处理完成后方可恢复正常销售。为避免出现违法销售的情况,请各店认真对待!
在汽车厂家已经宣布召回措施的情况下,突然发布被召回车型停售的情况在国内非常罕见。今年2月12日,东风本田官方正式公布关于1.5T发动机机油液位升高的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并公布解决方案。东风本田宣布,为了减少机油增多,进行ECU升级(准备实施召回,CR-V在2月末、CIVIC在3月初);机油尺的刻度线修正,上限下限不变更,增加确认机油增量的刻线;修订用户手册。
然而,在东风本田发布召回方案后,并没有平息全国各地车主的不满情绪。春节后的第一个周末(2月25日),全国多地再次爆出车主集结拉横幅维权的消息。一份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全国CR-V车主集体维权诉求书”显示,全国众多车主不满厂家的处理,共同提出了12点诉求,其中包括要求东风本田厂家公布检测数据、停售1.5T车型、赔偿老车主损失等。
也有消息披露,东风本田提出的所谓“召回”方案,尚没有得到国家质监总局的认可。2月9日,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宣布,针对东风本田思威(CR-V)部分车辆机油增多问题开展缺陷调查,因此不排除质检总局不认可厂家的解决方案不给予召回,厂家不得不以停售暂时缓解。
3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其官网发表《质检总局就东风本田思威(CR-V)等车型“机油增多问题”约谈生产企业》一文。文中指出,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就近期消费者广泛关注的东风本田思威(CR-V)等车型“机油增多问题”约谈了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要求生产企业高度重视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严格按照法规要求消除车辆缺陷。
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指出,生产企业目前提出的召回措施尚不完善,生产企业要进一步改进技术解决方案,尽快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缺陷,同时建议采取延长质保期等措施,回应消费者关切。
召回报告内容“屡被打脸”
东风本田CR-V在厂家宣布召回的情况下仍然引发车主维权和质检总局约谈是有原因的。
在2月12日的召回说明会上,东风本田官方称,机油乳化是由于车辆温度条件没有符合中国极低温情况,目前北美情况也在调查,通过本次改善,预估99.5%问题都是可以解决。但众多南方车主的投诉已经让本田的“极寒论”打脸。
召回报告中还提到,当机油超标尺上限31mm时,出现油压波动、PCV通道被堵塞,无法保证发动机技能。从汽油稀释率和机油增加量的关系来看,而增加到30mm以内机能保障是没有问题的,超过21mm时报警灯可能发出提醒。
东风本田称,对全车型投诉的机油增加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机油液位超上限20mm以下的占95%,尚未收到因机油增加导致的发动机损坏的投诉。
但是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的检测结果,也令东风本田“30毫米以内没毛病”的说法再次打脸。
检测结果显示:机油液位上升至上限30毫米处(油液中汽油体积占比35%)的“混合油”运动黏度较新机油下降了59%,远超现行《汽油机油换油指标》中标定的“±20%”;闭口闪点小于40摄氏度,远低于标定的“100摄氏度”;燃油稀释率为17.9%,远超5%的国家指标;而机油液位超上限10毫米的油样,各项关键指标也同样超标。此外,润滑效率的对比试验也直观地说明,被稀释的机油润滑效率较新机油大幅下降,完全无法起到机油应有的润滑作用。维修专家表示,机油乳化一定是机油内混入了其它液体,这必然会降低机油作用,造成发动机故障。东本此前的召回计划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造成故障的根源。
乘联会数据显示,本田CR-V在今年1月销量为17039辆,环比下跌33.19%。在东风本田刚刚公布的2月销量中,无论批售销量还是终端销量,环比1月都暴减超过2万辆。“机油门”事件爆发和厂家处理方式的不够妥善,不仅给东风本田品牌形象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并且势必会影响到本田1.5T车型,甚至其他车型在中国的销售。去年刚刚经历了中国地区销量高速增长的本田,是时候该思考,应该如何对待中国市场、服务好中国车主了。
策划编辑:吕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