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图文请看:关税下调对汽车市场影响不大?商务部却这样说……
5月28日,商务部发布了首份《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别面向1000余家企业和1000余位消费者展开了相关调查。
结果显示,在受调查的消费者中,家庭月收入超过2万元的消费者都购买过进口商品,且最近一年内已经或有意购买进口商品的占比高达86.6%。具体到商品类别时,有25.4%的消费者关注进口乘用车,分别有47.9%和40%的消费者认为国内市场上SUV和新能源汽车不能满足需求。
在针对主要消费品需求状况的统计调查中,80%以上的受调查者年龄超过30岁,家庭人口以3人及以上为主,家庭月收入超过2万元的占36.7%。
结果显示,消费者购买进口乘用车及用品占比较高,42.5%的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比重超过10%,27.3%的消费者购买比重超过30%。
未来半年,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的意愿较强,45.6%的消费者以持平为主,34.7%的消费者增加购买的意愿,只有19.7%的消费者意图减少购买。
就在5月22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外发布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国将税率分别为25%、20%的汽车整车关税降至15%,将税率分别为8%、10%、15%、20%、25%的汽车零部件关税降至6%。对此,业界普遍认为,关税下调无论是对进口车市场,还是国内整体汽车市场,影响都较为有限。
那么,《报告》的结果是否“反击”了这一普遍看法呢?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白明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报告中提到的意向购买并不一定会真正落实到行为上,从目前我国进口车市场的规模来看,进口汽车仍处于与国产汽车互为补充和差异化竞争的阶段,更多将起到丰富和完善国内市场汽车供应品种,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作用。
“其实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在性能和功能方面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基本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白明认为,“但不可否认的是,报告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自主汽车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尤其是高端消费市场,这也是自主品牌当下亟需拓展和加强的领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
虽然从整体来看,进口车关税下调影响不大,但在经济发达地区,汽车市场已经呈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进口乘用车就能满足这一类消费者对更高端产品的需求。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但进口乘用车流通企业似乎还没有及时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而作出及时调整。在面向1018家流通企业开展调查中,结果显示,未来一年内,77.6%的企业计划对乘用车类进口维持现状,11.6%的企业增加进口,10.8%的企业减少进口。
不过,在具体产品方面,经销商更愿意进口的品类与消费需求保持一致,新能源汽车、SUV和轿车增加进口的意愿强烈,比例分别为17.3%、15.9%和13.1%;MPV减少进口意愿较强,减少进口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增加进口比例。
不可否认的是,或许在今年7月1日以后,经销商将增加在进口乘用车领域的销售力度,那么国内消费者是否到了适时入手进口乘用车产品的好时机了呢?
罗磊建议,随着国内汽车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某些高科技配置甚至比进口产品更多更全,基于此,我们应做“聪明”的消费者,切莫单纯因为进口乘用车价格下调就赶紧“抢购”。“选择适合自己的车才是最重要的。”
编辑:蔺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