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干货|中汽协发布一季度产销数据 中国汽车市场将在低增速稳定增长中迎来更激烈竞争
中国汽车报 ·  王金玉 ·  2018-04-11

  经历了前两个月产销量增速的低迷,3月,汽车产销增速终于回升,来到稳定的发展状态。4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了2018年一季度汽车产销数据。从数据看,一季度的市场表现符合中汽协关于今年车市的总体预期,保持低速稳定的发展状态。

  ♦3月产销增速回升 中国品牌需要爆款

  3月,汽车产销同比呈现增长,增速回升。当月汽车产销分别为262.8万辆和265.6万辆,产销量环比分别增长54.1%和54.7%,同比分别增长1.2%和4.7%,销量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1-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2.2万辆和718.3万辆,产量同比下降1.4%,销量同比增长2.8%,低于上年同期9.4和4.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3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较上月有所下降,来到45.9%,而近年来,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一直在40%~50%间浮动,最高占比是去年12月达到48.8%。“中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和来自全球的各国汽车品牌同等竞争,能‘一家独大’,保持40%~50%的市场占有率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强调,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中国品牌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就需要中国品牌真正向高质量发展,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则表示,在中国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有上升有下降,市场调整将更加明显,谁能更好把握消费需求谁将占有更大市场。“不仅要有持续提升产品的能力,还要有爆款产品,而且不能过于单一。”

  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19.9万辆和216.9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2.8%和47%,同比分别增长0.5%和3.5%。增速低于汽车总体0.6和1.2个百分点。与乘用车的“拖后腿”不同,商用车3月的表现堪称完美。数据显示,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为42.9万辆和48.8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1.2%和101.5%,同比分别增长4.6%和10.5%。高于汽车总体3.4和5.8个百分点。

  ♦贸易形势紧张不会对汽车出口产生太大波动

  3月,汽车出口环比同比均较快增长。当月,汽车企业出口9万辆,环比增长60.7%,同比增长28%,保持了较快增长。乘用车出口6.7万辆,环比增长65.8%,同比增长36.1%;商用车出口2.3万辆,环比增长47.2%,同比增长8.8%。1-3月,汽车企业出口22.5万辆,同比增长26.1%。乘用车出口16.7万辆,同比增长30.9%;商用车出口5.8万辆,同比增长13.9%。

  一年多以来,中国汽车出口一直持续回升,但是,当前紧张的贸易形势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会否影响中国汽车的出口?对此,许海东表示,影响会有,但不会很大。“一旦中美贸易摩擦落地,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某些企业的影响可能会很大。中汽协统计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主要是上汽通用、吉利和沃尔沃,可能会对这三家企业产生较大影响,但不会对中国汽车在全球的出口业务产生太大影响。”

  针对关税降低和合资股比进一步放开等当前业内广泛关注的问题,许海东表示,现在虽然无法准确预测关税降幅,但应该不是“毛毛雨”。不过,当前中国汽车已经有了应对来自进口车影响的能力,降低关税有影响,但不是致命的。而一旦关税大幅降低,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将不仅是中国品牌,对合资品牌也会有一定影响。“中汽协分析认为,假如关税降至很低,如5%,将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产生较大影响,进口汽车数量可能会翻倍增长;进口车占比可能会有3%~5%市场份额的波动,国内汽车行业的利润可能会下降20%左右。”

  ♦车企看重新能源汽车订单重于补贴

  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为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17.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万辆和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1%和105.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1.7万辆和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3%和167.2%。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5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9%和154.3%。

  “补贴退坡并没有导致市场出现经销商‘捂车不卖’ 的现象发生。”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正常”大幅增速让业内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增加了信心。许海东分析,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受到太多补贴退坡的影响,这其中很可能是车企为了满足消费需求让出了更多的利润。“我们了解的情况,有些企业为了满足消费需求垫资很重。” 当前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就是满足消费需求,订单比补贴更重要。

  (图表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编辑:赵方婷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