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了中外记者。
李克强总理回答经济、民生热点之问,也正是回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之问。
答引外资、促外贸之问
汽车产业背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了产销量全球领先,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汇集了全球各大知名汽车和零部件品牌,中国自主汽车和零部件企业也正走向国际市场。
新时代之下,我们如何与国际市场充分融合,如何引外资、促进外贸发展?
总理这样说:
中国40年来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开放密不可分,中国将继续维护自由贸易,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了世界经济。有关开放的新变化就是门会越开越大。我们在开放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和潜力。
我们愿意以更开放的姿态继续进一步降低进口商品的总体税率水平。对于服务贸易,进一步开放可以促进提高我们产业的竞争力。我们会全面放开制造业,在这方面不允许强制转让技术,我们将保护知识产权。我们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会进一步进行调整缩减,今年及今后几年会逐步放宽准入。
中国的开放,不仅要看细节、领域,更要看长远、全景。
当然,开放是双向的、是相互的,就好像双人划船,光靠单人使力,这个船只能原地打转,只有两人同向用力才能继续前进。
答政府职能改革之问
汽车产业背景:中国汽车产业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规划下发展起来的,随着各产业之间跨领域的整合发展、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发展、企业由产品竞争到服务竞争的发展,中国汽车企业一定程度上也面临着政府和监管部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政策不落地等一系列问题。
政府职能如何改革,才能充分激活汽车企业发展动力?
总理这样说:
上届政府伊始,我们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牛鼻子”去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就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市场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可以说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成为政府继续推进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个利器。
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出,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政府要着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办事便利,这可以说是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改革比较迫切的愿望。我们要见端知本,改革就是要把突破点逼近离市场、群众最近的地方。把民之所望,做改革所向。
所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放宽市场准入方面,今年要在六个方面下硬功夫,那就是:
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
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
政务服务一网办通;
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
最多跑一次;
凡事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
当然,要放得开,还必须管得住、管得好。我们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就是要管住市场秩序,对那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乃至于搞不正当垄断的,要把它驱逐出市场,甚至严加惩罚,因为它妨碍公平、阻碍创新,也有悖社会道德。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推进改革、做好政府工作,就是要为公、唯实、利民。
李克强总理 图片来源:人民网
答民营企业产权保护之问
汽车产业背景:中国汽车产业中的民营企业力量不容忽视,但在由量向质发展的道路上,很多民营企业产权受到侵犯,企业盈利能力也不能持续提升,民企对外投资信心不足,投资态度由积极变成谨慎,甚至观望。
如何保证企业投资和发展信心,保护企业产权?
总理这样说: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可以说包括国企、民企等各类所有制企业,为中国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出了贡献。
现在,民营企业税收占半壁江山,占城镇新增就业的90%。一段时间以来,的确出现了民企投资偏弱的现象,这和产权保护以及多方面的问题相关,我们高度重视。
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保护生产力,我们对各类合法产权的保护一直是放在心头,而且逢难必解。保护产权必须要尊重合同,弘扬契约精神,不能把合同当做废纸。的确,有些地方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好,新官不理旧账,政贵有恒,不能把合同当废纸,对此我们是坚决制止的,而且要予以处罚。
去年,我们有关部门抓住几个典型案件,把涉产权的错案纠正过来。这也表明了我们的决心,就是要持续向社会发出信号,让恒产者有恒心,让投资者有信心,让各类产权的所有者安心,给所有合法产权所有者都吃上长效的定心丸。
答中美贸易之问
汽车产业背景:近些年,我汽车零部件出口多次被“双反”,尤其是轮胎、车轮企业,出口贸易严重受到影响,部分企业因此营收下滑近半。
当前,中美贸易进入了关键阶段。不仅是中美,我国对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政策及形势也深受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关注。
总理这样说: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美要打贸易战的声音比较多,但是我认为中美打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没有赢家。如果用“打仗”这个词来形容贸易的话,也有悖于贸易的原则。贸易总是要通过协商、谈判、对话来解决争端。我希望双方要保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打贸易战。
去年,中美贸易的规模已经达到了5800亿美元,能走到这一步是靠市场,是按照商业规则来推进的。
中国有继续推进扩大开放的具体措施,包括在服务业、制造业、商品等领域,美方企业是可以抓住机遇的。但同时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够放宽对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我们会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希望美方不要丢了这个平衡中美贸易的重器。
中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运用外汇储备进行投资,我们从来都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多元化、市场化操作,而且中国是长期负责任的投资者。
中美关系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对两国、对世界都是好事。
答“互联网+”、共享经济发展之问
汽车产业背景:“互联网+”是汽车产业的热词,新技术趋势已经给中国汽车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同时,共享经济正在改变汽车产品的经营模式。但不可否认,有些企业却是在蹭趋势、不作为。
如何让“互联网+”、共享经济在汽车产业发挥正确的作用?
总理这样说:
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这几年能够行稳致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世界科技革命新一轮浪潮中成功挂上了“互联网+”这个风帆,它催生了新动能。
这几年,我们还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成为发展主动力,使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从而有效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
“互联网+”不仅加出了新动能,而且它是最大的共享经济平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推动着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让科技精英也好,企业家也好,都有展现能力的更多机会,更让亿万草根能够发挥聪明才智,表现他们独特的价值。
当然,“互联网+”作为新事物,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是要趋利避害,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
对于“互联网+”,不能怕惹事、图省事,出现了某些问题就一巴掌打死;也不允许利用“互联网+”搞坑蒙拐骗,败坏“互联网+”的声誉,搞抹黑。
编辑:薛亚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