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记者观察|碳减排一时半会儿难离柴油车
中国汽车报 ·  张冬梅 ·  2018-03-21

   

  2015年曝出的柴油车排放作弊丑闻不仅使得大众集团备受打击,也使得一连串的汽车厂商排放超标问题被摆上台面,导致柴油车在欧洲开始“崩盘”,这一趋势在“禁燃”浪潮下更加明显。一些车企开始释放信号,想逐步退出柴油车市场,还有一些车企则选择支持柴油车。除了从企业利益考量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欧盟严苛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还悬在头顶。

  与汽油车相比,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污染物较高,但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低一些。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对柴油车的排放问题还没有深入的认知,而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认为,柴油车比汽油车碳排放量更低,因此鼓励发展柴油车。多年的政策红利、汽车厂商大手笔的资金投入,使得柴油车占据着欧洲一半的市场份额,在某些欧洲国家的市场占有率甚至达到70%。

  在《巴黎协定》的压力下,目前,欧盟正在不断收紧汽车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2021年新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降至95克/公里,2030年再减三成,即66.5克/公里。这一目标让车企普遍叫苦不迭,倍感压力。

  可以看到,目前表态放弃或不看好柴油车的汽车厂商,往往其产品阵容中柴油车的比重本身就不大,放弃无关大局,例如丰田。且丰田在欧洲另有减排利器,那就是混合动力技术。近几年来,丰田的混合动力车销量大幅增长。目前混动车已经占丰田欧洲总销量的40%以上。丰田希望借混动车来实现欧盟的碳排放目标。丰田汽车副总裁迪尔·勒罗伊曾明确表态:“我们销售的混动车越多,我们达到排放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

  与之相比,大众、戴姆勒、宝马等德国车企的产品阵容和销量中,柴油车比重很大,且车企为此耗费巨资。以大众为代表的欧洲车企认为,柴油车技术是提升燃油效率和满足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的过渡选择,进而也为向电动出行方向发展赢得更多时间。

  在欧洲汽车市场上,各大车企或多或少都推出了一些电动车型,但由于技术、基础设施、市场、消费者意识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电动汽车的销量还远远无法与燃油车相比。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统计数据,2017年混合动力车及电动汽车占欧洲车市总销量的5.7%。想要靠电动汽车来抵消燃油车的碳排放,目前来说几乎不可能做到。无论从收回投资的角度,还是碍于政策法规的压力,不少车企短期内想必不会对柴油车说再见。

  编辑:万莹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