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业务重组 奥迪在华战略棋先一招
中国汽车报 ·  刘秀虹 ·  2018-03-16

  

  豪华车三强布局中国市场,2018年春节过后动作快得有点让人目不暇接。

  继宝马与长城签署合作意向书,戴姆勒与北汽增资新建工厂并入股北汽新能源后,奥迪也不甘示弱。3月7日,奥迪与一汽及相关方签署了成立两家新公司的谅解备忘录,分别专注销售业务和移动出行、数字服务,新公司预计今年年底开始运营。与此同时,在日内瓦车展上,大众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透露了上汽奥迪项目正在加速落地的消息。

  相比之下,奥迪比两个竞争对手的战略布局更快一步。一方面,在原有业务领域加深合作,将奥迪销售事业部升级为一汽-奥迪销售公司,以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业务格局;另一方面,在当今汽车产业变革和出行变革的风口,通过与中方伙伴的深度合作,重组其在华业务,成立一汽奥迪移动出行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以加速新兴业务的发展。上汽奥迪项目的持续推进,则显示出奥迪拓展更大市场的决心。

  在BBA三大豪华车品牌中,奥迪最早在中国落户,并享受到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红利,不仅连续30年夺得中国豪华车销量第一的宝座,还使奥迪品牌稳居全球豪华车第一阵营。但最近几年,奥迪的王者地位不断受到挑战。虽然2017年奥迪仍然夺得中国汽车市场豪华车单一品牌的销量冠军,但和奔驰、宝马的销量相差不足1万辆,甚至在年内曾一度被奔驰反超。而且从销量增速看,与奥迪的微增长相比,奔驰和宝马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可谓来势汹汹。可以说,豪华车三强在华之争已成“贴身肉搏”之势。奥迪要想保住在华豪华车销量冠军宝座,除了巩固已有的市场优势,还需转换思路、开拓新市场。

  在去年乘用车市场整体呈微增长的大背景下,豪华车细分市场销量仍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这说明中国市场潜力仍然很大。对此,如何保持现有的市场地位,是奥迪的当务之急。据笔者了解,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属于一汽-大众全资子公司,股比构成和一汽-大众相同。过去,奥迪品牌的进口车和合资车型的销售业务由一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奥迪销售事业部负责,市场决策流程相对较长。一汽-奥迪销售公司成立后,将拥有人事、财务、采购等职能,其响应市场的速度将大大提升。正如奥迪(中国)总经理魏永新所言:“我们能凭借更快的决策过程,在最佳条件下启动我们的大型产品计划。”事实上,奥迪在华的强劲对手奔驰也正是成立独立销售公司后才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如果说新销售公司是为了争夺现有市场,那么一汽奥迪移动出行服务(中国)有限公司则是为未来铺路,为新经济前瞻布局,以加快实现奥迪从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变。这家由一汽、奥迪、一汽-大众和大众(中国)四方共同出资的新企业,将专注于新兴的数字化共享和移动出行领域,定位于为中国用户提供全面个性化的高端出行体验。据悉,去年9月奥迪在北京推出的高端移动出行服务Audi on demand+业务,将纳入到新成立的移动出行服务公司中。与竞争对手奔驰和宝马相比,奥迪在移动出行领域的布局可谓先行一步。

  去年年初,奥迪与一汽签订了《十年商业计划》,提到未来将继续扩大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产品线,双方将在智能互联、移动出行、联合数字化项目、金融服务合作等全新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可以说,此次两家新公司的成立正是落实《十年商业计划》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和老搭档一汽深入合作的同时,奥迪也没有停滞与上汽合作项目的进展。尤其是近日大众(中国)宣布,现任奥迪品牌C级、D级SUV和跨界车型产品负责人Fred Schulze将接替上汽大众技术执行副总经理冯克定在上汽大众的职务,负责上汽大众的制造、物流和产品管理业务。这让坊间又流出上汽奥迪项目将加速落地的传言。

  如今,奥迪在华的战略布局已基本明朗。不过,去年奥迪与上汽的合作项目由于引发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的不满,市场销售一度受挫。如今,面对多个合作伙伴,如何统领全局,协调各方利益,稳步推进多个合作项目,对奥迪也是相当大的考验。毕竟市场如战场,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编辑:李卿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