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金台车评|丰田章男会像他父亲那样懊悔吗?
中国汽车报 ·  秦淑文 ·  2018-05-22

  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日本北海道参观了丰田的先进产品和技术。报道说,一见到李克强总理,丰田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就表达了愿意与中方合作的强烈意愿。

  李克强总理也表示,他此次访日,同日方就加强两国创新合作与对话达成共识,希望包括丰田在内的日方企业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对华合作,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利共赢。

  很明显,李克强总理的回答真诚实在,来丰田、看丰田,希望丰田成为创新合作的表率。接下来,就看丰田怎么做了。估计受此鼓励,丰田上下正在全力深入研究,看看能确定一些什么大项目。

  不过,有史为鉴,业界很多人士对丰田响应的力度和有效性持谨慎乐观态度。笔者也心有担忧:丰田章男会不会像他父亲31年前那样,发出一声深深的惋叹。

  1978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同意上海市与外国汽车公司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建设现代化的轿车工业基地。上海轿车项目筹备组立即开始和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接触、洽谈。通用拒绝了,丰田也拒绝了,他们都不愿意带中国玩儿。

  的确,当时的中国人“身上没肉”,人均GDP还不到200美元,距离轿车进入家庭的3000美元临界点还差得很远。即便是到了1982年,中国的120多家整车厂、2500多家零部件厂,年产销总量也只有25万辆汽车,其中6000辆左右的轿车还是很落后的仿制品。即便到了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的1985年,中国千人汽车拥有量才8辆,其中乘用车只有1~2辆,而当时德国和美国的千人拥有量为500辆、日本为220辆。

  但是,大众集团当时的董事长哈恩博士展现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和胆魄,他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且坚信通过改革开放,中国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会变成一个真实市场。在与雪铁龙争夺项目的过程中,大众承诺,将持续不断地传授工艺和关键技术。大众的战略愿景是: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在东亚建立一个战略基地,有效地拒止日本和韩国的同行。

  1984年10月10日,上海大众合资合同在北京签署。这是大众史上首次在本土之外建立合资整车厂。双方约定:不仅要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轿车工厂,还要以高标准建设一个零部件配套体系;不仅要在整车厂建一个技术开发中心,还要开发合资企业的自有品牌。

  1985年10月,上海大众首条非常简陋的雪橇式的总装线开始运行,以CKD方式生产桑塔纳轿车。前三年,国产化异常艰难。1985年11月,哈恩要求:“为了把日本人挤掉,我们也必须大量国产化!”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力排众议,斩钉截铁地说:“坚持德国大众高标准,绝不搞‘瓜菜代’!”,“其他工作搞得再好,国产化搞不上去等于零。”经过数年艰苦努力,原定于1991年实现80%的国产化率,直到1993年12月29日才实现。那一天的新闻发布活动,笔者参加了,至今记忆犹新。没有一家国内企业能为桑塔纳供应零部件的历史结束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零部件体系出现了。

  桑塔纳投产没多久,丰田就后悔了。1987年东京车展期间,丰田章男的父亲丰田章一郎对大众高管说,他还在为当初的拒绝合作惋惜和懊悔。这一拒到再合作,隔了22年。大众在华享受了20多年的超高利润,至今在华年销量是丰田3倍多,中国成为大众第一大市场,大众也凭借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而对于丰田来说,一衣带水的中国只是其第三大市场。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2000年6月,一汽丰田成立;2004年9月,广州丰田(后改名为“广汽丰田”)成立。在此之前,丰田被中国媒体问询了无数次,答复总是高冷的一句话:“在有市场的地方现地生产。”如今,奔驰、宝马和奥迪每一家在华年产销量都超过50万辆,雷克萨斯国产却依旧遥遥无期,咋就忘了当初那句话?而早在1986年,上海就组装过500辆奥迪,开启了高档豪华轿车在中国制造的先河。

  当年一汽丰田成立时,丰田提出占有中国汽车市场10%的目标,18年过去了,连5%都没达到,甚至被日产和本田甩在身后,根本原因是本地化程度严重滞后。2011年,丰田章男上台掌舵后,提出了“中国最重要”的口号。本就怀疑这句口号真实性的中国汽车人明显感觉到,丰田嘴上急、手脚慢,任凭中国车市风云变幻,我行我素,你变你的,我干我的。当然,这些年丰田也在变,但动作还不够快,不积极、不着急,是丰田数十年来刻在很多中国老汽车人心中的烙印。

  当年,我国对发展混动很积极,但丰田的合作方式僵硬,从而又错过了一次在华大放异彩的重大历史机遇。第三次历史机遇又来了,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成为时代宠儿,产业重塑和新生态孵化的速度很快,总是一副戒心深深样子的丰田,愿意与中国企业放开尺度、加强深度合作吗?

  3月19日,丰田章男在广州重申“中国最重要”。两天后,他带着93岁的父亲来到了天津。不知这一路,丰田章一郎可曾给儿子提起过当年的深深懊悔?

  编辑:李卿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