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金台车评|谨慎乐观对待下半年车市
中国汽车报 ·  秦淑文 ·  2017-06-19

  6月12日,中汽协发布了5月份的产销数据,同时坚持年初所做的全年增长5%的判断。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的经济运行数据。15日,美联储宣布今年第二次加息。再结合其他供给侧改革信息,笔者认为,下半年的车市依然偏凉,行业人士应持谨慎乐观态度。如果没有重大利好的金融财政政策,车市增速难以达到5%。

  国家统计局认为,5月份,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结构升级加快。但是,投资作为多年来第一驾GDP“马车”,同比增速有所回落;民间投资、技改投资和新兴产业投资则有所增长。第二驾“马车”——出口增速加快,第三驾“马车”——消费的总额同比增长10.7%。

  投资界对下半年经济运行态势持谨慎乐观态度的人较多,主要依据是:房地产业投资增速下降,金融监管空前严厉,“三降一去一补”和国企改革等因素,都会对冲掉一些微弱的新旧增长动能,产能普遍扩张的条件还不具备。由此可见,产业素质由投资规模型结构转为质量效益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去年年末以来,金融政策的威力空前巨大。作为“国民经济的血液”,货币不仅对整个社会的投资影响巨大,而且对乘用车这一家庭大宗消费品也造成巨大影响,在笔者看来其作用远超小排量车购置税75折优惠政策。

  为了遏止房地产价格飞涨,改变社会投资“脱实向虚”的惯性,严控金融风险,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向,减杠杆、去泡沫的力度很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各地政府正在积极贯彻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房地产行业的新定位;“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更改;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没有改变“货币政策将不再宽松”的说法。眼下,商业银行业空前严格的对同业业务、委外投资的监管和整顿,都使得流动性偏紧、利率上行,现金为王,钱更值钱了。这会增加负债较多的车企和经销商的财务成本,削减其利润,而产销较为均衡、利润较好的车企则会从中受益。在销售终端,为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价格战将更为惨烈。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都在陆续告别宽松货币政策,挥别流动性泛滥的年代。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化程度已经很高,美国和欧盟的金融政策对我国影响很大。人民币汇率、币值的稳定对国内投资和国际贸易影响巨大,也关乎世界经济的恢复进程。15日,美联储宣布今年第二次加息,下半年还将有一两次加息。为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国内利率会被动抬升,资本流出会加剧流动性收缩,房地产行业和股市会雪上加霜。这些金融因素都会影响到作为车市主体的乘用车细分市场。

  货币政策辅以产业政策、简政放权政策和强有力的中央环保督查行动,我国经济正在取得实实在在的转型成效,新动能正在萌发、升温,踏踏实实地踏上了质量效益型的新路径。车市也不例外,消费升级换代的速度显著加快,成为有车一族已是旧主流,驾驶更高级、更有品质的汽车成为新主流。眼下,新旧两种消费主流同时并存,行业人士应该像谛视经济新动能一样谛视新兴的消费潮流。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趋势。今年1~5月,便宜、级别较低的乘用车需求量在下降,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下降34.1%和25.7%,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的销量同比下降2.3%。而高级豪华轿车的同比增幅远高于整个轿车市场。

  近来,由于车市低迷,更换销售公司老总的消息比较频繁。到了6月底,更多的销售老总或将被撤职“问罪”。笔者以为,一股脑儿把“罪责”全推给销售老总并不合适,车企还是要放宽视野,如跳出汽车行业审视一下金融环境、关注一下“三降一去一补”等供给侧改革,抓紧时间强化一下研发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以待下一拨更高水准的品质竞争。

  编辑:李卿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