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社长手记|李书福凭什么“神”?
中国汽车报网 ·  何伟 ·  2018-11-27

  作者系《中国汽车报》社社长 何伟

  “大社长,今年欠的这顿饭就算还了。”下了飞机的李书福,直奔博鳌渔村的大排档,远远地招呼上我。受邀一起参加海南“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我们见缝插针把“高端访谈”约在了椰林下。

  刚上岸的小海鲜端上桌,本地的鹿龟酒举起来,落日夕照,浪花翻卷,身着迷彩T恤的李书福谈兴渐起。

  这两年,吉利有如神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成为无所不能的神通企业。自收购沃尔沃轿车上演民营车企“蛇吞象”起,吉利一口气又把宝腾的路特斯,太力公司的飞行汽车以及戴姆勒部分股份一一收入囊中,行云流水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瞩目的是,今年车市销量整体下行,没能阻止吉利逆势而上的风头,一跃成为自主品牌的排头兵,令人羡慕也招人嫉妒。

  媒体追逐的李书福基本谢绝各类访谈,渐从公众视野淡出,这反倒增添些许神秘。学历不高的李书福,预测能力不低。去年某国新能源车新秀风头正劲,他预言来年会遭重挫,当时我不以为然,结果前不久应验。他又直言国内某造车新势力熬不过一年半载,不幸又被言中。李书福不是能掐会算的占星师,但他的预言比一些业内的专家靠谱的多。

  早期矮化草根出身的李书福,如今又神化如日中天的李书福。本来手中的牌不咋样,却能怎么打怎么有,神力何来?坊间传他手眼通天,有神秘资金力挺吉利纵横四海,更有神秘背景为李书福遮风避雨。

  “都是谣言!”不胜酒力的李书福一杯又一杯,似乎想冲掉挥之不去的苦恼。造车再难也从未发怵,造谣凶猛却束手无策,我第一次听他长叹,做个领军企业真不易。

  三年前访过几家车企我开始反诘:资历老、实力强、品牌响的车企,自主品牌为何比不过吉利?那时我与李书福约定了每年一晤的君子协定。前年首访,吉利已经成为我国自主汽车班里的优等生,我的小结有三:有个好企业家,好机制,好老师。去年再访吉利,我又增加了三条:一是吉利是中国最接近市场经济规则的车企,从身份机制,到管理运行,乃至文化价值,都是市场经济的模范生。所以同行眼中的高难动作,李书福似乎很轻松就完成了;二是吉利干自主是豁出命来真干,李书福自称是“敢死队”,不搞假摔,不踢假球,要面子更要里子,唱功好做功更好;三是老天眷顾,让吉利总能踩上变幻不定的发展节拍,变危机为超车的机遇,规避了不少弯路。

  以上六条,我认为基本可以概括吉利之所以神奇的基本经验。李书福认可吗?

  晚风拂面,酒酣耳热,不谈生意经的李书福,谈起了人生观、价值观,谈起了吉利做事的“三个标准”:一看是否符合人类社会的进步;二看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三看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

  做小事靠技能,干大业靠境界。三个标准好比三层境界。有的企业只能呆在维系生存的一层,有的企业能登上竭力满足用户需求的第二层,但是吉利一定是要登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第三层。干大事不惜身,见小利不忘义,始终把人类命运放在心头。如果说吉利有什么神器,我想这就是了。

  站到第三层看吉利,许多疑惑迎刃而解。譬如还很拮据的时候吉利坚持贴钱自办大学,既为自己更为行业培养人才;为了扛起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大旗,恳求政府给次失败的机会;关于吉利长城“黑公关”事件,李书福担忧的不是自己受害,而是会毁坏自主车企崛起的前程。他呐喊“我们不能分散精力,不要高估这些小儿科的假新闻,水军造不出汽车,更造不出好品牌。”

  我们小看了李书福,我们还未真正理解李书福。原来,吉利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不是赢在市场,而是赢在价值观。这位放牛娃出身的企业家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安危是可以控制好的,只要你保有慈悲的人性,以及呼应家国情怀的价值观。

  李书福下一步想干啥?“我想让飞行汽车在海南先飞起来。”他划开手机里的照片,一一呈现加州工厂制造的飞行汽车,研发团队围着他的合影。

  为什么选海南?几杯浊酒入肠,勾起一段败走海南的经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十万大军下海南,李书福裹挟其中,从浙江来海岛创业,结果把4000万元本钱赔光了。倾家荡产,妻子离去。那段至暗时光,他忍受着孤独和痛苦,不抱怨不诉苦,半夜登高,别人以为他要跳楼,他却迎着腥热的海风,赋诗一首:力量在风中回荡,奇迹在蓝天下闪光。坎坷的道路承载着我的理想,坚实地伸向远方。

  20年前的旧作,他脱口而出,蕴含了败者归来的志气。也许为了成就今天的李书福,命运精心安排了这次惨痛的打击。

  那晚,博鳌的海风醉人,微醺的李书福显露出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豪情,真不知道,他还会给我们制造多少神奇故事。

  编辑:陈伟

热门推荐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