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创历史新高,达103.8万辆,同比增长43.1%,远高于国内汽车市场产销增长水平,由此看来,我国汽车出口还有广阔的前景。目前,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帮助企业增强出口实力,抢占海外市场,这既有利于自主汽车企业找到新增长点,也能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在海外市场不能单打独斗,更不能互相拆台。近年来,我国多家自主汽车企业都把目光瞄向了海外,在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我们也有过一些惨痛的教训,有些是不可抗力造成的,有些则完全是自主企业之间内部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比如,为了抢占某个海外市场,互相采用低价政策,最终参与竞争的我国自主企业都没有得到多少好处,甚至引发当地政府对中国汽车产品进行低价倾销的调查。不仅如此,我国自主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互相竞争的做法也引起当地合作伙伴的关注,他们知道我国自主汽车企业的这些情况后,有时就会采用策略让自主汽车企业互相竞争,然后从中渔利。
有一位长期从事汽车出口工作的人士告诉笔者,市场状况比较好的海外市场,其市场格局很早就固定了,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并不好找,为了与当地最好的汽车经销商合作,我国自主汽车企业纷纷找上门,面对蜂拥上门的我国自主汽车企业,当地的合作伙伴经常把竞争对手的优惠条件轮流抛出来逼迫这些企业让步,一轮轮的优惠条件谈判,最终,看似我国自主汽车企业进入了当地市场,但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
再举一例,在汽车贸易中,使用承兑汇票是很正常的事情,这种汇票一般期限不长,但我国自主汽车企业之间互相竞争导致汇票期限被迫延长的事例却不少见,曾有过某家自主汽车企业接受500天承兑汇票的经历,这么长时间的承兑期导致的结果是,该企业出口赚取的微薄利润被财务费用扣减了很大一块,利润所剩更少。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经过这些年的出口历练,我国自主汽车企业在汽车出口方面变得逐渐成熟,也由此前的单打独斗逐步转向了协同合作,因为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拼命给予优惠条件,换不来合作伙伴的忠诚,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实力说话,也要依靠大家的互不拆台。
目前,我国汽车出口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未来还将大规模进入欧美地区,这些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有很大差别,日韩等国车企早就进入欧美市场,他们的经验也早就告诉我们,协同合作才有前途,才有出路。
编辑:孙焕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