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金台车评|品味国家级车展34年的历史
中国汽车报网 ·  秦淑文 ·  2018-04-20

   

  一年一度的京沪国际车展,对中国汽车界来说,就像是过年,大家都有一种欣悦的心情,掰着指头期待着开展那一天。红火热闹的景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1984年10月,上海大众合资合同在北京签署。次年7月份,首届上海汽车展览会拉开了中国顶级国际汽车展览会的序幕。1986年7月,北京也开始举办国际汽车展,各大跨国公司蜂拥而至。一时间,国际车展成了中国汽车行业炙手可热的一大分支。1990年,京沪两地车展分别于双数年和单数年份举办。 

  对于1985年7月举办的中国首场国际车展,上海大众首任德方商务副总马丁·波斯特回忆道:“人流如潮。狼堡的一支应急小队空运来了宣传材料和700辆汽车模型,那些东西一眨眼的功夫全部被取用一空。我们费力地为一些重要的参观者抢救下几样东西。” 

  对于当时的情景,为南北大众的建立做出巨大历史贡献的卡尔·哈恩是这样记写的: “这是无法想象的庞大的人潮和宣传资料的消耗。因此,我们将能够找到的——不管是旧的还是新的宣传册从德国空运了过来,当时,人们只要能够欣赏纸张和印刷质量,梦想一下汽车就满足了。 

  令德国人记忆深刻的还不止这些。波斯特写道:“和我们中国观众的热情几乎同样不可思议的是那座古老的、50年代建造的苏联风格的上海展览馆的气温。在那天无法忍受的潮湿闷热中,在川流不息的人流拥挤下,我们几乎要窒息了。我们测量了一下温度,那里超过了45℃……我们只有用身体才能防止我们的展台被挤翻,防止我们被那些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弄到一本宣传册的参观者压死。这毫不奇怪,因为这是中国人最早能够仔细观察现代汽车的机会之一。他们穿着白色衬衫、深色裤子,穿戴整齐地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队伍里排了好几个小时……他们好奇、惊讶地望着那些来自西方的最好车型。这就是中国伟大的改革项目所追寻的触手可及的现代精神。 

  “对于那些来自各个省份、为了看车的高级别官员,我们尽可能地请其留步,送上准备好的小车模,因为我们发现,中国人对其情有独钟,我猜想,中国人看重的是车模的象征意义。” 

  谷雨已过,令值初夏,又要去采访报道北京国际车展了。回首过往,笔者想起了这两位德国人的记载,考虑到其述并非广为人知,笔者特意把这几段记述摘了出来,以飨行业人士。笔者的最大感受是,观众、国人、时代才是最伟大的力量;在美国挑起规模空前的中美贸易冲突以期遏制中国发展势头的新时代背景之下,在汽车产业外资壁垒陆续被取消、关税即将大幅下降、更加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之下,包括车展机构在内的中国汽车行业,还需要拿出更加务实的劲头,埋头苦干,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持续提高服务质量,为在亿万国民心中树起受人尊敬的形象而持续奋斗。 

  2018(第十五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的主题是“定义汽车新生活”,主要是想突出智能汽车的最新成果,延续了2017(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车展“致力·美好生活”的趋势指向。连续以生活一词来确立产业变革成果展览的核心主题词,笔者对此深以为然,因为这个词把产业与消费很好地连接了起来,剩下的就看参展者能否做到浅显易懂、生动活泼地展示其创新成果了。笔者以为,如果说本届车展是一篇大文章,主办方作为组织者和作者,展览内容究竟是不是很好地表达了这个主题,届时到现场走一圈,自然了然于胸。 

  自1990年入职以来,笔者参加了1990年之后的每一届北京车展、上海车展和广州车展,也去国外看过底特律、东京和日内瓦等地的世界级国际车展,多年来,总觉得国内车展比较欠缺科技感,市场展的味道过于浓厚。这几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智能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项禀赋缺陷才得以弥补了起来,被各大跨国汽车公司列为A级国际车展的京沪车展,才有了足够的含金量和一流的成色。这是令人欣喜的历史性变化。 

  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是时代催生的。16年前,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梦想开上私家车;现在,大多数人想开上更好的车。尤其是值得称道的是,中国人比西方人更为憧憬智能汽车,更乐于接受智能汽车,车展主办方就应紧扣主题,大力剔除市面上常见的在售车的比例,增加含有先进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比例,把国家级车展这个大窗口和大平台办成先进技术大荟萃的橱窗。 

  仅有这一项变化是不够的。京沪国际车展还是一个传播威力巨大的公共平台,具有很强的公共文化属性。它应该是展示优秀汽车文化和先进汽车生活的大舞台,而不是谁给的钱多,谁就可以圈占更大的展览面积,任性布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京沪车展组委会和主办方应该具有较强的导向意识,坚决杜绝干露露之类伤风败俗、令世人瞠目的人再现于展馆。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