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Uber撞死人、Facekook牵涉通俄门, 豁然展露自动驾驶汽车两大死穴
中国汽车报网 ·  秦淑文 ·  2018-03-26
 

  3月中旬以来,中国的汽车媒体被两个关乎汽车电子安全的热点事件相继缠绕着。一个是 3月14日晚间发生在连霍高速上的“奔驰巡航门”,一件是3月20日曝出的Uber自动驾驶轿车撞死行人的事件。前一个热点至今依然扑朔迷离,那辆奔驰C200L轿车的定速巡航为何解除不了,答案万众期待。加上媒体翻出了奔驰、大众和现代都曾因为定速巡航解除故障而召回过车辆的新闻,一时间,定速巡航这项电子控制系统在很多车主心中留下了阴影——尽管绝大多数车主都怀疑那位奔驰驾驶员在扯谎。 

  定速巡航的电子控制系统很简单,尚且故障难免,会危及生命安全,至为复杂、最为庞大的自动驾驶系统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不,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汽车撞死行人的事故发生了。3月18日22点左右,一位49岁、名叫伊莱恩·赫茨伯格的女子推着装满塑料购物袋的自行车穿行马路时,被Uber公司正在进行路测的沃尔沃XC90自动驾驶轿车撞死。2月份刚刚了结了跟谷歌的自动驾驶技术官司、前几天正要跟丰田谈合作的Uber,又一次陷入了大麻烦。尽管事发地亚利桑那州坦佩市的警察局长说Uber基本没有责任,“无论是有人驾驶还是自动驾驶,要避免这起事故都是极其困难的”,但Uber还是被淹没在美国人唾骂的口水中,美国的国家交通委员会、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署等机构迅速前往调查。 

  自去年以来,美国的自动驾驶法律管控快速放松,Uber撞人案很可能会带来踩刹车的效果。3月16日,Uber和谷歌还在敦促国会尽快通过立法,许可无人驾驶汽车真正走向市场。美国运输委员会委员、民主党参议员Edward Markey发表声明:“这次悲惨的事故凸显出为什么我们在公共道路上测试和部署自动驾驶技术时需要格外谨慎。”美国前交通部长Anthony Foxx说:“这起事故对整个自动驾驶行业和政府是一个警示,应该更加注重技术的安全性。”总而言之,技术的发展需要放慢脚步,已经成为高层人士的一个共识。 

  3月22日,北京市开放了33条、共计105公里的道路供自动驾驶汽车路测使用,百度拿到了首张路测牌照,它的车首先出现在北京街头。3月1日,上海率先开放路测,上汽和蔚来拿到首批牌照。Uber撞人案势必会让本来就较为谨慎的国内有关部门更为审慎。 

  Uber撞人案再一次显示出自动驾驶行业急于求成、浮躁冒进的鲜明缺点。先是言过其实的特斯拉,后是毛手毛脚的Uber。出事的那条路限速35英里,Uber的车肇事时的速度是40英里,它不仅没有感知到限速标志,也没有感知到在斑马线之外行走的赫茨伯格,车上的安全员也没有发现她。这个场景司空见惯,但Uber车应付不了。很多公司清楚地知道所用传感器的缺陷,也知道自家的操作系统漏洞很多,但他们还是无所畏惧地让车上路了,希望通过实战练好兵;他们的内心很焦躁,拒绝一步一步地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他车之覆,值得中国有关企业和管理部门镜鉴。 

  与老成持重、谨小慎微的传统车企相比,互联网企业在自动驾驶研发方面表现得有些轻浮,把汽车这个高速飞驰的物体对生命带来的危险看得有些轻飘飘的。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与媒体人士谈起Uber撞人案时说:“纯软件和算法的人,是很难真正理解造车人对安全的恐惧的”,要“饱含敬畏,克服恐惧,挣扎前行。”也许,赫茨伯格之死让这些“野蛮人”打了一个大大的激灵。 

  美国人痛骂Uber,中国有些业内人士看不下去了:“不要对机器太苛刻”,“对机器太苛刻,后果更严重!”笔者以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走向限制和排斥的极端做法固然不可取,但反对急躁冒进、强调审慎稳妥还是必需的。道理很简单,技术虽美好,生命价更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虽急,步须稳。自动驾驶技术是智能化时代大国必争的尖端技术,它这一路走来,免不了磕磕绊绊,不会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的。 

  放眼未来,着手当下。自动驾驶还牵涉到个人隐私安全的问题,这一点需要有关公司和管理部门及早立下规矩,免留巨患。3月21日, Facebook泄露5000万(有的媒体说是5100万)美国选民个人信息的事件被曝光,全球舆论大哗,Facebook遭到痛骂,遭受严重的信任危机,品牌声誉一落千丈。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个人信息被大规模泄露的巨大危害,尽管啰嗦,笔者还是对这个故事目前的剧情进展做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根据有关报道,具有俄罗斯和英国双重国籍的心理学教授科根,既在剑桥大学任教、也在圣彼得堡大学任教,他接受过俄罗斯政府机构的资助,为之提供数据分析服务。2015年或者之前,科根研发了一款寄生在Facebook身上运行的程序,要求并奖励用户授权该款程序获得自己留在Facebook上的个人信息和好友信息。该小程序被下载了27万次,科根连带着获得了占美国选民总数1/4、共5000万选民的资料,也就是说,每个下载者平均白白奉送给科根180多个好友信息任其处置。 

  2015年,科根把这些巨量的个人信息卖给了伦敦的“剑桥分析”数据公司。而这家公司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前国师班农和共和党的大金主罗伯特·莫瑟投资创建的。“剑桥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地掌握了每个人的政治倾向,然后再精准地向他们分别发送真真假假的信息,诱导(强化或者扭转)他们对总统候选人的选择倾向,从而帮助特朗普赢得了2016年的总统大选。 

  特朗普上台一年多来,民主党和美国主流媒体一直揪着特朗普的“通俄门”不放。不料,踏破铁血无觅处,“通俄门”的“墓道”却被一个名叫威利的“剑桥分析”前员工给捅开了,真可谓石破天惊,举世惊愕!美国国会、欧洲议会和英国议会立即纷纷要求Facebook的掌门人扎克伯格前来解释。 

  Facebook泄密案立即成为全球最热的焦点。它既牵涉到互联网企业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的重大问题,更牵涉到举世无双的政治斗争(通俄门)和国际纠纷(美俄争斗)。3月19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Facebook个人用户数据因为政治目的被滥用,这不可接受!”同日,《洛杉矶时报》发表文章说:“Facebook的隐私政策存在极大问题。”3月20日,彭博社发表文章:“CNN说,这对Facebook品牌造成了巨大伤害。美国公众眼中真正的罪魁祸首可能不是‘剑桥分析’或者俄罗斯人,而是Facebook本身。” 

  3月22日,尽管扎克伯格发表文章公开道歉,并积极采取行动,亡羊补牢,但事情很不简单,可能不会简单了结。最新的消息说,Facebook可能面临着致命的天文数字般的高达两万亿美元的罚款。按照美国媒体的最新报道,早在2011年,Facebook就向广大用户承诺保持极高的数据保护标准,对数据外传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每个违反规定的个案可被处以最高4万美元的罚款。怒不可遏的美国民众要求Facebook兑现承诺、交出罚款。 

  可惜的是,Facebook虽然信誓旦旦,却在经营事务中迷失了方向,挣了钱,却招来灭顶之灾。Facebook此次前车之鉴,往后会再现于自动驾驶领域吗?笔者以为,可能性很大! 

    近年来,中国汽车界普遍把智能汽车(国家把自动驾驶汽车和互联网汽车统称为智能汽车)比作“带着四个轮子的手机”;笔者以为,更准确地说,自动驾驶汽车、尤其是其最高级别的无人驾驶汽车,更像是夜行人打着的薄纱罩灯笼或者玻璃罩灯笼,驾乘者就是灯笼之中的那一根蜡烛。也就是说,自动驾驶汽车运行平台有能力收集行车轨迹乃至车内情景。Uber撞人案发生后,美国著名的高智商老牌影星James Woods抱怨道:“自动驾驶汽车只不过是政府追踪我们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Uber撞人案和Facebook泄露隐私案意义非凡。这两件事用极其沉痛的教训再一次提醒全球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和政府有关决策者:“双安全”——驾乘安全和隐私安全,是自动驾驶汽车企业的命根子。跑得快不见得跑得稳,一开始跑在前面不见得就能笑到最后;手机行业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