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离不开试验基地,这也正在成为产业竞争的新热点。
5593米,为国内直线性能道路全长最长、宽度最大的试验道路;道路总长度54.9公里,路面面积38.4万平方米……12月8日,被称为“西南第一”的重庆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落成,为智能网联、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提供了新天地。
事实上,目前许多地方的智能网联试验基地、测试区建设都在加速,折射出对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前景寄予的莫大期望。“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的升温,不仅对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出行方式变革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智能网联中心主任戴一凡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重庆基地亮点多
与国内目前已建成的类似试验基地相比,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重庆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规模大,涵盖全。该汽车试验基地总投资5.8亿元,占地面积940亩,是西南地区第一个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评价基地,第一个专业的重型汽车试验基地,同时涵盖客车、轿车专项测评道路,能满足55吨及以下各类车型开发、测试、评价。
二是智能网联测试项目较为全面。该道路区域内建设有智能信号控制系统、V2X(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通信系统、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可升降限高设备等,满足未来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的测试规范和场地要求。
三是综合性能强。该试验基地具备汽车试验所需的常规道路、高速直线性能道路、典型综合道路、动态广场、ABS(制动防抱死系统)制动测试道路、ESC试验道、弯道制动测试道路、耐久特征道路、RDE(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道路、车外噪声测试等试验的需求。
四是符合国家测试标准。该试验基地拥有国内最长、宽度最大、车道数最多的直线性能道路,满足20多项国家标准要求,覆盖整车定型,以及制动系统性能试验。
五是多项指标国内领先。该基地拥有国内规模一流的动态广场,直径300米,加速段长度1700米,有全国最长的加速道,能有效保证最高进入车速超过时速160公里,以及重型商用车整车试验对加速距离的要求。
测试场地仍稀缺
有人在问,在国内多个地方纷纷上马智能网联试验基地的情况下,重庆试验基地的建设有没有必要呢?“其实,尽管国内各地建设了一些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但与快速发展的技术验证实际需求相比,仍然不能满足需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随着我国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整车技术的检测也成为行业焦点。截至目前,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仍属于稀缺资源。国内有数百家整车生产企业,而汽车试验场特别是具备智能网联测试功能的试验场并不多。而且各地各自为战,不利于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主管部门一是有选择、有重点、有顺序地根据需要批复了一批智能网联试验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在目前测试场地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开展协调,促成数据共享。
今年10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组织16家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进行研讨,初步达成了一些共识,包括为协同解决当前行业普遍反映的测试标准不统一、测试结果无法互认、测试数据不能共享等问题,16家测试区联合发起并共同签署《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场)共享互认倡议)》,实现数据共享、结果互认,进一步提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水平。
这16家测试区包括上海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京冀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产业创新示范区、重庆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浙江5G车联网应用示范区、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吉林长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江苏无锡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深圳无人驾驶示范区、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广东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福建平潭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基地、厦门湾漳州开发区、重庆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四川德阳Dicity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运营基地、辽宁盘锦北汽无人驾驶体验项目、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
产业竞争渐趋热
在汽车“新四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逐步成熟,不仅能够提高交通效率,而且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难题。”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枝博士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据介绍,无论计算机模拟功能多么强大,也无法完全代替真实测试。通常情况下,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在专属的场地进行测试,要符合测试场景丰富、测试功能完备、通讯能力完善、试验保密性好、试验专项性强、测试数据可靠性高等要求,有别于传统汽车试验场,测试重点是智能网联车辆的感知及应变能力。
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的竞争中,目前,国外已有及在建、较为知名的有瑞典AstaZero、英国Mira City Circuit、美国M-City、GoMentum Station、西班牙IDIADA升级建造的测试场、日本JARI改造建设的测试场、美国American Center for Mobility(ACM)以及韩国K-City等。
针对国内实际需求快速增加、现有测试场能力不足的现状,有关专家建议:
一是要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在全新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建设中,要重点关注测试场景道路需求、试验需求和环境需求,参考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的建设方案,打造能力过硬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
二是要缓解急需,升级改建。可利用现有场地,结合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标准要求,有针对性地去改造,虽然建设成本较小,但改造难度较大。
业内认为,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建设,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将影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汽车产业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汽车产业是否能成功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陈山枝认为。
编辑:王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