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汽车城,估计很少有人将这个称谓同广西联系起来,然而就是该地区,2018年汽车产量排名全国前五,可谓是最“低调”的汽车大省(区)。2018年,广西汽车产量达248.61万辆,整车产量占全国的8.6%,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根据《广西汽车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广西汽车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力争汽车工业规模和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实现销售收入34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800亿元,汽车年产销突破320万辆。


♦整车与零部件共奋进 成就汽车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广西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18年,广西汽车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47家,企业资产总额达1667.1亿元,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13.5万人。目前,广西主要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钦州力顺、广西华奥、玉柴机器、桂客集团、柳州乘龙、一汽柳特、重汽运力、广西源正等企业为依托,汽车产业以柳州为龙头,南宁、桂林、贵港多点发展,形成包含载货车、客车、乘用车、车用内燃机、汽车零部件工业等较为完整的产业格局;拥有五菱、宝骏、雪佛兰、乘龙、霸龙、风行、景逸、菱智、大宇客车等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汽车品牌和“玉柴机器”内燃机品牌。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广西玉柴车用柴油机连续多年产销量稳居行业第一,MPV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国内同行业的翘楚。
经过多年发展,广西汽车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格局和配套体系,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柳州为例,柳州作为广西的重要汽车工业城市,其工业经济总量占广西的1/5,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一汽柳特3家整车生产企业以及4家专用车生产企业。另外,上汽集团、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重汽集团也在柳州布局了生产基地。


近年来,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得益于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柳汽的不断进步。2002年以来,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收入由38亿元增长至1100亿元,吸引了全产业链众多国际知名供应商入驻广西,高端产业集群效应显现;2018年,供应链年产值已高达752亿元,累计拉动社会经济总量增长超7700亿元,直接和间接解决超过20万人次的就业问题,对广西的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而东风柳汽作为柳州两大整车企业之一,东风柳汽在2016年整车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7.3%,连续9年实现正增长;年度销售收入超过22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商用车累计销售41615辆,同比增长31.5%。据悉,东风汽车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东风柳汽的战略投资,支持东风柳汽开发满足东风公司总体战略布局的新产品。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实现年产乘用车45万辆、商用车5万辆的目标。除此之外,东风柳汽还将加快纯电动轿车、SUV、MPV及纯电动城市物流用车等新能源车型的开发。


国内领先的内燃机制造企业玉柴集团,其车用柴油机产销量稳居行业前列,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7%,为了“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玉柴把广西玉林当作广西机械工业二次创业的着力点,实现招商引资项目14个,有效促进了广西的经济发展。另外,《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进一步明确制造城建设目标和方向,即以玉柴为龙头,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推动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力争实现建成千亿产业基地的目标。
♦2020年着力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
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应用上取得了较大成就。2015~2017年期间,广西全区新增及更换公交车6767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4518辆,占比达66.8%;2017年,全区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占比高达91%。仅按纯电动公交车减少碳排放量计算,广西在2017年共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5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60吨;电动公交车共计节省能源费用约1.98亿元;混合动力公交车共计节省能源费用约5600万元。据悉,为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下一步广西将继续协调统筹新能源汽车的规划发展,配合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和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加强新能源车辆维修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进一步促进和保障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

此外,《广西新能源汽车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广西将形成新能源整车年生产能力40万辆,新能源动力总成年生产能力突破5万套,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年产值300亿元;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站104座,新增充电桩26215根。新能源汽车在广西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充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检测、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系。
方案提出要重点培育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桂林客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华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源正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广西玉柴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大锰锰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力争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纯电动公交车、纯电动乘用车、新能源专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其中,在纯电动公交车方面:配合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将发展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相结合,利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政策,在公共交通领域大力发展纯电动公共汽车,加快实现主力车型的纯电动化。重点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城市客车。
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方面:大力发展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城市家庭用车、出租车为重点,研制开发锂离子电池等为动力的纯电动乘用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纯电动轿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研发和产业化。
新能源专用车方面:以旅游景区、社区和工业园区用车为重点,研制开发新能源专用车,率先在旅游观光、绿化、市政、环卫、城市管理等行业开展示范应用,并逐步向社区、物流配送中心以及私人消费市场推广使用。
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方面: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需求,深入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攻关,支持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产品开发和产业化。

关键总成与零部件方面:集中力量对动力电池(含燃料电池)及电池材料、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开展应用研究。培育一批以先进技术为支撑、资本与技术紧密结合,具有高速成长能力和鲜明专业特色的成长型企业。增强区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的供货能力,构建和完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开展轻量化零部件及产业化应用研究。
在充电设施建设行动方面,2016~2020年,广西要新增充电站303座(逐年新增数量分别为35座、42座、52座、70座和104座),新增充电桩76023根(逐年新增数量分别为8738根、10486根、13107根、17477根和26215根),2016~2020年逐年新增的充电基础设施分别可服务不少于1万辆、1.2万辆、1.5万辆、2万辆和3万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目标任务将细化分解到各市,积极探索多层次的充换电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公共停车场、办公楼、住宅小区、商场、酒店及加油站新增或改造增建符合规定的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也是广西推动新旧动能转化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随着广西区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配套建设将会进一步完善,有效解决“充电难、停车难、出行难”等电动汽车所面临的全国性问题。
如今,拥有智慧互联技术的加持,以宝骏新能源产品为载体,广西区内创造性地涌现出新能源共享汽车、智慧政务车等多样化应用场景,向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社会转型,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2019年6月,宝骏新能源汽车业务已向全国铺开。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重大变革,朝全面智能的方向高速发展。
♦迎接新四化 实现产业跨越升级
汽车产业是广西支柱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广西汽车产业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格局和配套体系,拥有一批优势企业和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广西汽车产业停留在中低端水平,上汽通用五菱虽被誉为国民神车,年销量突破200万辆,但基本没有价格超过10万元的产品。2018年以来,受汽车市场持续低迷影响,低端车型受到较大冲击,而广西尤其是柳州地区的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尤其巨大。
广西汽车产业主管部门分析认为,汽车产业的大趋势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惟有顺应趋势、加强技术变革,才能不被淘汰。广西汽车产业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时时创新、刻刻进步,不断跟上汽车产业科技革命的趋势,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广西在研发力量并不是很雄厚的情况下,整车企业、零配件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应由各自为战转为抱团取暖,协同发展、协同创新,把创新要素集结起来,共同吹响广西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集结号,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力量。
据了解,目前广西各大汽车厂家正在加大投入,推动整个汽车产业向中高端化发展。东风柳汽相关人士表示,东风柳汽在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并在新型发动机和电动汽车产品开发上积极推进。
此外,上汽通用五菱也在积极创新研发,“新四化”成为其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管理和控制技术开发以及汽车智能网联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进行努力。同时,上汽通用五菱还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新生态,未来将以新宝骏为起点,打造“年轻、智能、科技、网联”新基因,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与汽车工业深度融合,继续推动广西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汽车集团也在求新、求变。“汽车产业再次飞速发展的契机是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我们将紧紧抓住这次百年不遇的产业机遇,进行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生态链建设。”广西汽车集团方面表示。
为加快培育汽车产业发展新业态、新动能,广西财政充分发挥职能优势,2017~2019年多措并举筹集资金63.81亿元,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风险补偿、财政补助等多种形式,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坚持汽车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并举,以构建广西特色现代汽车产业体系为目标,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较完整的产业格局和配套体系。
当前,汽车产业正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汽车消费进一步升级,汽车产业政策逐步调整,随着市场环境、政策导向、产业标准等发生变化,整个汽车行业正处于产品技术升级换代、市场竞争态势深刻调整的重大转折期,这对广西汽车工业来说既是困难和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如果能充分认识、客观分析、科学研判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立足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投入力度,坚持协同创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在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那么,广西汽车工业定会再次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热销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在汽车行业大变局中,开拓出一片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编辑:孙伟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