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经典车型与时代同辉映
中国汽车报 ·  张海天 ·  2019-09-24

  编前:70年路漫漫,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全貌。从第一辆解放汽车到轿车鼻祖东风CA71;从合资“老三样”到自主品牌崛起;再到汽车“新四化”的勃勃生机。在历史长河中,经典车型熠熠生辉,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所牢记。汽车技术水平一直在进步,从模仿、引进到自主正向研发;核心技术逐渐掌握,技术水平整体提升。到如今,在全球竞争格局下,中国汽车已经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厚积薄发的全产业链。

  ♦汽车工业刚萌芽

  我国汽车工业处于初创阶段,车型基本已仿制和从前苏联引进为主,商用车为主,乘用车规模相对很小。标准不统一,制式五花八门。当时,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强,基础也不够牢靠,只是在低层次上满足了生产与生活需求。可喜的是,那个年代产生了我国首款应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红旗CA770。

  1958年5月

  东风CA71

  1958年5月,以法国品牌Simca旗下车型Vedette作为设计原型,代号为CA71的中国第一辆小轿车驶下了生产线。根据毛泽东《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上的讲话》中的“东风压倒西风”的说法,这款轿车被命名为“东风”。这是建国后自主生产的第一款轿车。

  1958年6月

  井冈山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央鼓励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从零部件制造向整车研发转变。经过工人们的共同努力,“井冈山”牌轿车诞生。在庆功大会上,一机部汽车局领导人宣布将厂名改为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市有了第一家汽车制造企业。

  1958年8月

  红旗CA72

  代号为CA72的红旗轿车经过多轮改进,于1958年8月驶下生产线。这辆以1955年款克莱斯勒Imperial为原型,引入凯迪拉克Fleetwood和林肯Continental作为参考进行升级的车型,后经取消车顶,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的检阅车,由此成为了领导人座驾的象征。

  1958年9月

  上海凤凰

  1958年9月,上海汽车制造厂以奔驰220S为样板制造第一辆样车装配完成,起名为“凤凰”。1959年2月,凤凰牌轿车的样车驶进了中南海的大门,周总理试乘以后给予了极大的肯定。1963年,上海汽车制造厂的凤凰轿车实现量产,并更名为上海牌轿车。

  1965年5月

  北京212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国关系破裂后,苏方停止军用吉普“嘎斯”69的供货。1961年1月,总参、国防科委、一机部将研制军事指挥用轻型越野车的任务下达给北京汽车制造厂。1961年3月,北汽轻型越野车项目正式上马,6月,最终定型BJ210C样车。1964年,以BJ-210为设计基础的BJ-212诞生,并于1965年5月量产。

  ♦第一批合资车型出现

  改革开放大潮催生了第一批合资车型,它们中最著名的就是“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三车都属欧系,两款德系,也间接造成日后中国市场对德系的欢迎程度,成就了日后的“神车”大众。当时,这一批合资产品引进的都是比较新的车型,品质和技术水平比国内其他车型高出一大块。但由于当时汽车供销仍处于计划体制,真正私人消费者很少,主要用于工商用途。

  1983年4月

  上海大众桑塔纳

  桑塔纳(Passat B2)的引入比中德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还要早——桑塔纳先期以CKD的形式,由德国大众交给上海牌轿车进行组装。当习惯了用榔头敲轿车的师傅们看到从木箱子里取出的“白车身”时,参与组装的工人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外汽车工业的差距。

  1985年9月

  北京吉普切诺基

  北京汽车与AMC合作成立的北京吉普是中国首家合资车企,而其引进生产的切诺基,也是AMC旗下一款刚投放市场的新车,于1985年9月下线。切诺基采用承载式车身,相对于传统越野车有着更好的公路性能和经济性,因此被普遍认为是第一款现代意义上的SUV车型。

  1986年9月

  天津夏利TJ730

  天津夏利以CKD方式引入Charade,并在当年便迅速推向市场,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时这款车被命名为TJ730。该车一经上市便是一车难求,基于市场需求,1988年天津微型车厂推出了名为TJ7100的夏利汽车。天津夏利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9年8月

  奥迪100

  1988年5月,一汽与大众汽车签署引进3万辆奥迪100轿车及技术转让协议。1989年9月,在中国生产的第一辆奥迪100轿车下线,中国从此开始批量生产拥有国际水准的中高级轿车,也是通过奥迪100,奥迪在国内市场逐渐奠定了“官车”的形象。

  1991年12月

  一汽-大众捷达

  1991年12月下线的捷达,以硬朗大气的外观,相对平实的价格,以及出色的质量,帮助捷达在中国赢得了超乎想象的出色口碑,帮助一汽-大众奠定了市场基础。捷达在中国的征程经历了数次大小改进,包括引进5挡手动变速器与先进的5气门1.6升发动机、率先引进了ABS系统等。

  1992年9月

  神龙富康

  1992年9月,由神龙公司同步引进国内,以CKD方式生产的雪铁龙ZX(富康)在武汉生产。当时“轿车”一词已深入人心,但两厢版富康市场表现并不好,面对这一特殊情况,雪铁龙在1998年投放了N23富康988车型,也就是三厢版富康,该车以皮实耐用成为一代经典车型。

  1995年3月

  长安铃木奥拓

  长安铃木奥拓是长安铃木最知名的产品。第一辆国产的奥拓0.8L车型下线,这款车型是由日本本土生产的第二代奥拓改款而来。次年10月,长安铃木奥拓在中国市场上首创了分期付款购车模式,让这款小车得以更亲民。

  车型更丰富

  2000年伊始,轿车开始真正进入家庭。这时车型数量更多,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比较大。日系车开始冒头,替代广州标致的广州本田(现更名为广汽本田)推出的雅阁成为畅销车,一举占据了中级车的高位。日系车省油成为共识。2001年,化油器轿车停产停售,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迎来电喷时代,整车油耗和排放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1998年8月

  吉利豪情

  1996年,吉利在取得了轿车生产资格后,于1998年8月推出第一款产品“豪情”。这是民营自主品牌,具有生产资质的第一款轿车,作为国产车的一员,豪情以便宜著称,虽然各种设施尚不完善,但还是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为吉利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9年3月

  广汽本田雅阁

  本田接下广州标致的债务后重新建厂,并与广州汽车合作,1999年将第六代雅阁进入中国。与此同时,广汽本田在中国汽车市场还开了个先河——在国产雅阁问世后,顺势开业了中国首家汽车4S店,建立了新的服务标准。

  1999年12月

  上海大众帕萨特

  1999年12月,上海大众首辆帕萨特的下线,标志着产品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新飞跃。而在当时,帕萨特B5多是党政机关高级官员或者是企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的座驾。所以,帕萨特B5在当时的中国人眼中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2003年12月

  北京现代伊兰特

  2003年12月,北京现代伊兰特上市。在北京现代的发展历程中,这款产品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均属于伊兰特家族的伊兰特、悦动、朗动、领动四款车型同时销售。如今,在北京的街头巷尾,人们还能看到最早版本的伊兰特作为出租车使用。

  2004年2月

  一汽丰田花冠

  2004年2月,一汽丰田花冠下线。实际上,这是国外版Corolla的第九代车型,也就是现在人们口中的卡罗拉。花冠在中国市场的征程长达14年,最终于2017年停产,共生产131.88万辆。作为全球销量榜上有名的畅销产品,卡罗拉确实深得消费者所喜爱。

  ♦产品向精品化迈进

  以上这个时期,SUV全面崛起,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在SUV崛起过程中,自主品牌车企无疑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2005年左右,自主车企逐渐摆脱了对外资发动机的依赖,开始自己开发和生产发动机。2010年后,自主发动机已经可以基本满足需求。而随着C-NCAP等一系列安全评价的实施,国产乘用车在安全装备和安全技术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2004年5月

  东风本田CR-V

  在中国SUV市场基本上是空白一片的情况下,2004年5月上市的东风本田CR-V,以其空间大、动力强的特点,打开了中国SUV市场的大门。甚至可以说,是CR-V将SUV的概念植入了中国消费者的脑海中。

  2006年6月

  广汽丰田凯美瑞

  广汽丰田凯美瑞的市场潜力惊人,在2006年6月上市后仅9个月,已经累计下线10万辆,刷新了我国乘用车生产的速度记录。仅4个月后,这一数字被刷新至20万辆。与此同时,凯美瑞连续16个月夺得中高级车型销量冠军。

  2006年8月

  东风日产轩逸

  2006年8月上市的第12代轩逸在当年国内汽车市场开启了“旗舰家轿时代”,在国内市场经历的13年发展中,销量方面一直稳中有升。如今,轩逸在华累积销量突破300万辆,并在2018年超越朗逸,位居轿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

  2010年3月

  上海大众途观

  作为大众首款国产SUV,2010年3月上市的途观配装了业界领先的1.8TSI和2.0TSI两款发动机,以及Tiptronic 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使得其成为了当时技术先进产品的代表,在市场中创造了合资SUV的销量奇迹。

  ♦自主进入高端新时代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早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自主品牌向上趋势明显,涌现出WEY、领克等高端品牌。其产品性能和品质已经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合资产品。汽车行业正向研发成为主流,新车颜值受到称赞。自主发动机全面开花,有些更是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011年8月

  哈弗H6

  这一天,哈弗H6在长城汽车天津新工厂上市。自此之后,这款车型成为了SUV市场中当之无愧的霸主,如今,哈弗H6已累计75个月在细分市场销量第一。在中国SUV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哈弗H6累计销量达百万辆仅用4年,同时也是带领自主品牌在困境中找到市场机遇的最大“功臣”。

  2015年4月

  吉利博瑞

  2015年4月上市的吉利博瑞,是自主品牌在B级车市场投入的最具竞争力的一款产品,其硬件配置和科技配置在当时均达到了30万元以上外资产品的水准,尤其是博瑞全面的主动安全配置,让很多外资竞品感到压力。在博瑞的引领下,主动安全配置得以向低价位市场进一步释放。

  2017年4月

  WEY VV7

  WEY品牌旗下首款车型VV7在2017年4月上市。WEY品牌先后以“终结外资品牌的暴利时代”和“让豪华触手可及”为理念,逐渐兑现了给消费者许下的承诺。在WEY的坚持下,合资品牌确实不得不让利于市场,让更多消费者获得了实惠。

  2017年11月

  领克01

  领克品牌的诞生,看似只是新添了一个汽车品牌,但实际上,领克的出现可以看做是中国主流购车群体变化的象征:前卫的造型、前卫的配置、前卫的理念,领克专属年轻。

    编辑:林杨

热门推荐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