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最美逆行者|曹令全:“我就是24小时热线”
中国汽车报网 ·  赵建国 ·  2020-02-12

  曹令全,34岁,北汽福田山东多功能工厂订单与物流部党支部书记、订单与物流部部长。

  “大年初一,接到北汽福田总部紧急下达的工信部负压救护车生产任务,我们就紧急召集党员干部70多人成立了火线生产突击队,领导任命我当这个临时突击队的队长,到现在半个多月了,我常通宵加班连轴转。”

曹令全

  北汽福田山东多功能工厂订单与物流部党支部书记、订单与物流部部长曹令全终于挤出一点时间向《中国汽车报》记者介绍一下他“忙乱了生物钟”的加班情况。这其中,曹令全多次停下采访去处理紧急事务,前后五次的电话连线,才让记者逐渐了解了他的加班生活。

  ♦“雪夜抢运负压机”

  “什么?负压机包装太大,去的货车不够用了,我这就去安排!” 晚上11点多,曹令全一接到电话,就立即召集货车师傅,冒着大雪出发去增援。

  曹令全的职责,不仅要分解订单生产计划,而且要保证零部件供应,这与加班生产负压救护车任务能否按时完成息息相关。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夜,因为雪大路滑,车不敢开得太快,凌晨4点多才赶到负压机生产厂家,装完货已是早上6点,一刻也不敢耽搁,他立即带着车队,冒着大雪返回工厂,保证了生产进度。

  “负压救护车生产的冲压、焊装、喷漆、总装四大工艺,都是由我们突击队70多人来完成,一般情况下生产周期要30天,现在要求10天内就要交付第一批救护车,时间紧,任务重,零部件供应的协调难度很大。”曹令全回忆道。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把车间当成了家,不仅要负责安排订单任务分解、零部件供应等工作,生产一线缺人手时,他也要随时顶上。一天24小时,大家分两班工作,而他经常是24小时都“粘”在车间里,一刻也不敢松懈。

  “从加班开始,我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曹令全说,现在所有工序有问题都要找他。接到电话就是接到问题,打出电话就是协调解决问题。

  负压救护车的加班生产,涉及到数十家零部件厂商,他从初二就开始打电话催促对方加班生产,并且再召集力量向11家重点供应商派出人员现场“督战”,既是保证质量,也是要保证及时联系,零部件一下生产线,带着温度就被装车运回救护车生产车间。

  “我就是24小时热线。”他说。

  ♦“苦干还要巧干”

  “不仅要苦干,还要动脑筋巧干。”曹令全是一个善于“用巧劲”的人。

  负压救护车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工艺环节众多,密封、精密等要求很高。即使在紧张的加班生产中,曹令全与大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工艺,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即将装车的一些需要无损检测的零部件,以前的检测设备最快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出结果。在曹令全的提议和协调下,北汽福田紧急支援,从北京运来了先进的红外线热成像仪,用这个仪器检测,8分钟就能得到检测结果,效率大为提高。

  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的负压器,边缘部分冗余较多,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妨碍医护人员的行动,曹令全与大家反复研讨,最终决定自己动手进行再加工,在完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减少冗余,为车内可利用空间增加了10厘米宽度,为医护人员和急救器材提供了更多应急抢救的便利空间。

  ♦“任务再紧张,也必须确保质量”

  “我们从加班之初就成立了质量保障组,任务再紧张,也必须确保质量。”在他看来,质量最重要。

  “现在与家里人视频通话,孩子都快不认识我了。”曹令全对于家人的全力支持颇感欣慰,唯一令他不安的是,以前在家时,年幼的孩子最喜欢跟他在“黏”在一起,而现在,半个多月加班常常不回家,孩子对他越来越陌生了。

  “现在,真的是顾不上家里的事了,随着救护车订单任务的增加,我们还要继续加班。”正如曹令全所言,负压救护车生产任务量从最初工信部紧急下达的25辆,到后来追加以及各地纷至沓来的订单,目前的任务已经超过1800辆。

  “疫情终将过去,我觉得我们一丝不苟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尽快多生产一辆救护车,就能为一线的救护工作多分一份忧。”他的话,虽然平实,但满含着热情,彰显着那一份责任。

  编辑:赵方婷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