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工信部装备中心下发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告、合格证、双积分管理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到:“各乘用车企业可根据工作实际,通过双积分管理系统办理各项业务。在疫情防控期间,乘用车企业在线提交2019年度乘用车企业双积分执行报告及信用承诺书(法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扫描件,纸质原件暂不需邮寄。对于提交时限要求(装备中心〔2020〕33号文件要求为2020年2月28日),将根据不同地区疫情发展情况和企业实际复工情况,给予时间延期。”
无疑,在当前疫情处于感染高峰期的特殊时期,这个通知出台得很及时,也很通情达理。不过,这也说明,政府主管部门很是惦记“双积分”考核这件事。
2017年9月27日,“双积分”考核办法(文件名称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出台,并于2018年4月1日正式执行。不过政策设置了缓冲期,2018年不考核新能源汽车8%的积分要求,虽然2019年和2020年依旧保持10%和12%的积分要求,但这两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可以合并考核。很明显,车企争取到了两年的备考时间,真正的大考时间是在2020年。所以,2020年很关键。
去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半场很热、下半场凉凉,再加上特斯拉一年之内在上海建成超级工厂并投产、丰田等国际巨头在中国合作频频,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和中国品牌怎么做才能延续近些年的辉煌,想必整个行业都陷入深思。
有消息说,工信部还在继续研究“禁燃”时间表;2月4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称,英国计划到2035年禁售新生产的汽/柴油轿车和厢式货车,甚至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此外,英国还将制定2050年零排放目标;约翰逊表示,如果在更快时间内完成过渡,“禁燃”时间还会再次提前。这意味着14年之后,任何车企都不能在英国卖烧油的轿车和厢式货车了。很显然,这是个非常激进的计划,对车企的刺激很大。
无论如何,还是要靠技术说话。业界普遍形成共识,这几年,在中国市场上,跨国汽车巨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尚未像潮水一样涌来,今后两年潮头将奔涌到我们面前,这将对中国品牌产生强烈冲击。例如,总是让人惊讶的特斯拉就正在中国快速集聚着这样的冲击力。特斯拉虽然经常不走寻常路,非常大胆,但其成为“黑马”的根本所在还是技术。从这一点来说,特斯拉的成功之道并无惊奇之处。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
就拿去年在华销量逆势增长8.5%的本田来说,当年之所以能够先于丰田在美国站住脚并取得成功,就是靠技术让人刮目相看。由于广本起步阶段的巨大成功,很多中国人记住了雅阁车尾标注的“VTEC”这个缩写词,就像现在大众在车尾所贴的“TSI”一样,都是享誉世界的招牌技术。“VTEC(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是本田于1988年研发成功的,经过12年的完善,本田于2000年推出i-VTEC发动机;2013年,又发布“地球梦”发动机。
然而,让本田在世界汽车界扬名立万的CVCC发动机则鲜有人知。本田正是倾其全力抓住了环保要求迫使产品结构不得不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1970年12月,日本紧随美国制定和公布了本国的“马斯基法”,以限制汽车尾气污染。更狠的是,日本的“马斯基法”所规定的有害气体排放限值只有美国的1/10。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开发出合格的发动机。1971年,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决定研发技术原理早为人知的CVCC发动机。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亲临一线,具体指挥研发工作。1972年10月,本田在世界上率先研发出达到“马斯基法”要求的发动机,打破了当时广为流传的“10年之内推不出能满足‘马斯基法’要求的发动机”的业界共识;CVCC发动机被美国环境保护局、全美科学协会誉为“当今最优秀的低公害发动机”。
这时,距本田进军美国已经14年了。1959年6月,本田美国摩托车公司成立,推销其大型摩托车,但因产品质量问题受挫。没想到,派驻员跑业务所骑的小型摩托车引起了很多美国人的关注,本田摩托由此迎来扬眉吐气的时刻。截至1963年末,本田各型摩托车在美销累计销量超过10万辆,比其他外国品牌在美销量总和还要多。小巧可爱,售价较低,性能出色,皮实耐用,本田摩托与大众甲壳虫在美国先抑后扬的发展历程如出一辙。
摩托车大获成功,是不是汽车大可借力呢?事实并非如此,在当时的美国人心中,本田就是一家造摩托车的日本小厂而已。1969年,本田在美推出N600轿车,但美国人认为那只是一辆大号摩托,商人们也不愿做它的独立特约经销商。机遇出现在1973年,装备CVCC发动机的Civic(该车的中国名字是思域)一经推出,大受追捧。1975年,本田开始主推中高级轿车Accord(中文名即雅阁),再铸辉煌。从此,本田在美国人眼里成为技术一流、创新型的世界级汽车公司。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对于中国车企而言,时值正月,品一品春联、品一品巨头们的经营之道,对于今年考好“双积分”岂无一二补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