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34岁,山东人,福田泵车司机,参加了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
“本来我买了1月23日早上7点21分的火车票要回山东老家过年,结果22日晚上公司有人打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参加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工作,说现在很难找到泵车司机。于是我就答应了,退了火车票,开着泵车参加了医院建设。”2月3日晚,刚刚回到住地的张冬,向《中国汽车报》记者回忆起自己参加火神山医院建设的过程,备感自豪。
■“有没有报酬我都会参加建设”
“我记得很清楚,1月23日是腊月二十九,我就开始在施工现场外待命,因为当时还有些基础工作要做,泵车进不去。1月26日,我接到通知,泵车开始入场作业,先做的是浇筑混凝土地面,有近2.5万平方米,后来做的是浇筑混凝土蓄水池和污水池,这些都需要用泵车把搅拌好的混凝土铺上。”说起自己的看家活儿,本来话不多的张冬打开了话匣子。
“泵车24小时不停工作了6天6夜,终于按时建成了火神山医院。”张冬介绍,一辆泵车配备两位司机,因为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劳动强度大,每6小时换一次班。为了节约时间,两人都不离开泵车,工地上噪声大,即使能在车上休息,也睡不踏实,6天下来还是很疲惫。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抢时间,我们一般一天只吃两顿饭,有时夜里饿了,就干啃方便面。”他说,大家都是希望尽快把医院建成,让病人得到及时救治,从没有人问报酬的事。“医生护士都在一线加班加点与疫情和病毒作战,把生死置之度外,我们更不能计较,有没有报酬我都会来!”张冬的语气十分坚定。
■“我为自己是建设者而自豪”
“说10天建成就10天建成,太了不起了!值得自豪的是,我也是建设者之一。”张冬说,2月2日,当看到自己参与建成的火神山医院里,穿着军装的医生和护士排着队走进来时,心里突然感觉特别温暖、特别激动,“有解放军出手,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张冬当泵车司机8年了,在武汉工作也有1年多了,对这座城市逐渐产生了感情。这次决定春节不回家而参加工程建设,就是缘于这种感情。同时,他对自己所开的福田泵车也特别满意,连续工作6个昼夜没出任何毛病,他认为这么好的性能比得上进口泵车了。
“这段时间非常忙,都没有时间给家里打电话。”讲到这儿,张冬有些歉疚。他告诉记者,虽然父母、妻子和孩子都希望他回家过年,但对他主动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的这个决定都表示支持,妻子反复叮嘱他要戴好口罩,10岁的女儿贴心地让爸爸在工地上一定要注意安全。这些都让他感到很欣慰。
“医院建好了,赶快收治患者,赶跑疫情,就是我最大的希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