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浪,33岁,武汉人,武汉某民营吊车公司老板,驾驶福田雷萨吊车参加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
“1月27日早上8点多,我接到了武汉建工一名负责人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参加火神山医院建设,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我先把5岁的儿子送到父母家里,自己开着福田雷萨吊车赶到火神山医院工地。”2月3日,仍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李浪,利用自己在车上吃晚饭的一点时间,通过电话,边吃边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讲述了这些天自己参加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的过程。
■在火神山工地三天三夜没睡
“从1月28日早上10点左右进场开始吊装作业,我整整三天三夜没怎么合眼,凭着一种热情和信念,坚持了下来。”李浪说,虽然来的吊车不少,但是每人都有明确分工,他是负责吊装钢结构、医院设备等物品。由于钢结构众多,三天三夜时间,李浪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没有离开驾驶室,为了节约时间,他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
“之后,因为有别的工序要作业,我与我的吊车暂停了半天,我就在车上睡了几个小时,真的很困。但是一想到病人急需这所医院救治,他们就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我的精神头又上来了。”李浪说。
“原来我还想,等火神山医院完工,第一件事就是先回家睡两天,补补觉。”他回忆说,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自愿选择了新的建设目标。
■连夜赶到雷神山医院工地
“2月1日晚上,火神山的任务刚结束,我本来想回家休息一下,结果又接到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去雷神山医院工地,我同意了,于是就开着吊车出发了,到雷神山医院工地已经是晚上10点了。”李浪告诉记者。随后,又是两天两夜的连续吊装作业,主要是吊装集装箱,到底吊装了多少,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起吊-平移-找到坐标-缓缓放下……这样重复的动作,一次接一次,而且不能有任何闪失。“看好外面的距离,把好手中的操纵杆,必须一丝不苟。”李浪说,自己是个“老司机”了。2010年,他学会了开吊车,在父母支持下开办了自己的吊车公司,目前公司有7辆福田雷萨吊车,3辆55吨的、4辆25吨的。“雷萨吊车质量及各方面性能很不错,特别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一点问题也没有发生过。”他说,真要出问题,就会耽误大事。
如此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李浪也直言“特别累”。“但是,我觉得很难再有这样一次在关键时刻能为武汉、为国家做贡献的机会,从小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李浪脱口而出。
“家里人都很支持我。对他们,我想说的是,感谢父母的支持,希望妻子保重身体。等儿子懂事的时候告诉他,爸爸至今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这次当吊车司机。”李浪接着说,“作为武汉人,我希望能早日赢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也相信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