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不是武汉人,但在武汉生活了近20年,对这个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年36岁的滴滴司机熊伟在接送医务工作者的间隙接通了记者的电话。
熊伟告诉记者,他把家安在武汉,妻子在武汉一家国企上班,有着一对乖巧可爱的儿女,大的已经7岁半,小的才两岁。两年前,他把母亲接到武汉与他们同住,帮忙照看孩子。今年春节,熊伟本想利用假期带家人去武汉周边自驾游,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大年三十,得知滴滴平台正在招募医护保障车队的志愿者,加入滴滴一年多的熊伟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成为滴滴出行武汉疫情医护保障队的第一批成员。
非常时期,滴滴平台派单已经无法遵循就近原则,而司机的工作时间也相应调整为早6点到晚12点,基本与医护人员上下班时间一致。熊伟经常要开车十多公里才能接到客人,刚送完这一单,下一单的客人又要开十几公里去接,但他毫无怨言。在他看来,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更值得尊敬。
“医护人员在缺少防护用品的情况下都能坚持奋战在一线,他们都是好样的,我所做的跟他们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只是看着医用物资在一些机构堆积如山,而医护人员却物资紧缺,心急如焚。这个时候总要有人出来做些什么,我能做的就是为他们解决出行问题,希望其他社会组织也能尽到自己的责任。”谈到担心自己安全的家人时,熊伟沉默了几秒,随后坚定地说,“希望家人放心,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自己,尽早平安归来!”
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疫情爆发后,滴滴是国内较早组建保障车队的出行平台,很多司机师傅大年三十还在为医护人员和社区居民服务。”考虑到服务人群不同,滴滴出行向武汉有关部门报备后,分别组建了医护保障车队和社区保障车队。为更高效地协助疫情防控工作,滴滴的医护保障车队,为武汉各医院医务工作者提供免费出行服务,春节无休随时待命,所有费用由滴滴承担。
从1月24日深夜开始,滴滴已经与多家武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取得联系并对接出行需求。25日凌晨,医护保障车队首批100名司机已配备防护装备和消毒液,开始提供服务。
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医护保障车队主要对接3家医院,分别是武汉协和医院、武汉二医院、武汉三医院(首义院区和光谷院区)。由于保障车队启动得比较紧急,最初使用线下点对点的人工调配方式对接出行需求。截至1月25日,医护保障车队的司机总数已增加到230名,服务3000多名医护人员。不过,“线下人工调度方式”接送医护人员,效率比较低,司机数量也有限。滴滴与三家医院沟通后,得到了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名单,滴滴工程师经过20多个小时的紧急开发,新系统搭建完成,并将第一批474名一线医护人员手机号录入系统。1月26日下午4时后,医护人员便能通过滴滴App自主叫车,并能实时看到车辆位置,相比人工调配,车辆的匹配效率和利用率大大提升。
在服务社区方面,为解决市民居家出行不便等问题,武汉市全市紧急征集6000辆出租车,分配给中心城区。滴滴响应政府号召,召集到自愿报名的1336名网约车司机,组建了社区保障车队,并交由相关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统一调度,为武汉各社区民众提供免费出行服务。
此外,为给志愿者提供安全保障,滴滴出行为所有自愿参与到武汉应急车队的司机投保,即自1月24日起至4月23日,司机志愿者如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按照相关保险约定获得中国人保健康提供的住院津贴、定额给付等保险理赔。
记者了解到,除滴滴出行外,T3出行、东风出行、神州租车、首汽约车、曹操出行、一汽出行等众多出行平台均响应武汉防控指挥部要求,于1月24日暂停武汉网约车运营,并先后成立应急防控保障车队,为医护人员及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出行保障。如曹操出行在武汉自发成立的应急防控保障车队,为武汉各社区生活不便的居民免费提供生活物资配送等服务。
据悉,北汽新能源轻享出行筹划在全国20座主要运营城市,为身处一线的医护、救援人员以及参与疫情报道的记者提供无偿用车服务。北汽新能源轻享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发稿时,活动处于预定登记阶段,平台正在与医护人员、记者等需求方进行对接,完善资源合理调配。“为避免病毒传播,车辆使用时只能一人一车,不能交叉使用。”该负责人强调,“司机无需担心充电问题,手机App中整合了星星充电、特来电等主流充电商信息,并实现了一键结算、在线寻找充电桩及导航等功能。”
(本版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编辑:焦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