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国企责任,贡献北汽力量。进入农历新年以来,北汽集团协同旗下企业的海外公司及分支机构,利用驻地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采购国内急需的防疫物资,支援疫情严重地区,并为北汽各所属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防护保障。
“我们都是北汽人!”危难时刻,风雨同舟,让海内外北汽人的心靠得更近了、贴得更紧了。
♦争分夺秒 尽展集团化优势
2月13日清晨6点,德国法兰克福始飞的CA966 航班安全抵京。机上搭载的由北汽产投欧洲分公司、海纳川所属荷兰英纳法公司共同筹措的 2.1 吨防疫物资,顺利清关,运往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以捐赠的形式交由北汽集团统筹分配。
谈起事件的始末,北汽产投欧洲分公司总经理李辉连说了三句“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他认为是“北汽精神”的体现,是北汽的集团化优势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一点,也让北汽的欧洲员工印象深刻。
►领命
“国内急缺防疫物资,请设法在海外寻找货源!”1月31日(当地时间,下同),正在法兰克福处理公务的李辉,接到了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夕勇从国内打来的电话。
“想尽一切办法,保证完成任务!”领了“军令状”的李辉,立即将信息告知北汽产投领导,并调动在欧洲的所有资源。一方面,求助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驻法兰克福领事馆,通过商会寻找;另一方面,联系合作伙伴,在整个欧洲搜寻货源。然而,此时的欧洲,也有不少国家出现感染案例,口罩等防疫物资已经变为抢手货。
经过3天苦寻,2月4日,终于有一位汽车圈的朋友发来信息:此前,他通过一名荷兰医疗器械经销商,帮助国内一家企业购买过大量防疫物资。李辉赶紧联系,对方证实货主仍有存货,但须见到现款才能发货。李辉立即向国内报告,但他心里不免忐忑:“毕竟没有看到现货,更不了解经销商和货主。”
►交令
“放心大胆地去谈!”张夕勇给予了李辉充分信任与支持。集团相关部室负责人,北汽产投、海纳川等公司管理层立即组建了“欧洲防疫物资群”。
再次致电荷兰经销商,表达购买诚意后,对方告知的货主信息出人意料——工厂在波兰小城克拉科夫,货主只懂波兰语。“我们在波兰有工厂,可由他们到现场调查和沟通。”荷兰英纳法公司及时出手。
2月5日晚,在英纳法全球CFO黄启武的帮助下,李辉与英纳法波兰工厂CEO巴托斯完成对接,托付其代表北汽进行商谈。2月6日,巴托斯与工厂采购负责人驱车360 公里来到克拉科夫,查验对方库房现货、相关资质,沟通价格。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2.1吨物资,必须有2个付款方,并在次日下午14点前打款;否则,这批货将会易主。
“必须拿下!”“欧洲防疫物资群”立即决策。由黄启武协调荷兰英纳法作为欧企支付其中一部分货款,北汽产投欧洲分公司通过中国银行绿色通道完成另一笔。
经过双方公司总部的努力,2月 7日下午 14点,全部货款打到对方账户;下午 17点,物流进场将所有物资打包,发运法兰克福机场。2月 12日,启运回国。
“辉,你们的效率太高了!我在同胞面前,很有面子!”巴托斯在打给李辉的电话里,畅快地笑了起来。
“这是北汽的集团化优势,今后,您会越发体会到。”李辉的答复,让对方连声说“Good”。
♦心系中国 我们都是北汽人
在协助北汽产投完成波兰采购的同时,海纳川也发挥自身国际化平台优势,通过各种渠道筹措防疫物资。公司领导通过电话会议、微信会议等形式组织、调度,发动荷兰英纳法、德国渤海 TAH 公司等海外成员企业,多方联系国内外合作伙伴寻找货源,并与属地政府、民航、物流等单位积极沟通,成功解决了发运难题。
►集结
在海纳川“ 全球总动员”的号召下,荷兰英纳法、渤海TAH 海外团队迅速行动。
荷兰英纳法总部的属地员工走上街头,寻遍大大小小的药妆店,采购到2462只口罩;英纳法波兰工厂、斯洛伐克工厂的员工在当地购得460只口罩;渤海TAH发动公司多方筹措,从全德国采购口罩及相关防疫物资,公司领导驱车300多公里将2200只口罩运回公司,发运回国。
“我们都是海纳川人,都是北汽人!”海内外北汽人在危难时刻,风雨同舟。
据悉,这些口罩将捐赠到全国防疫工作前线及重点兄弟企业,为防疫情、稳经营积极贡献力量。
►赛跑
此时,许多国家对防疫物资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货源越来越难找。英纳法、渤海TAH采购团队多方联系全球相关医疗物资生产厂商。最终,一家海外医疗器械厂商接受了英纳法墨西哥工厂的订单。
与此同时,往来中国大陆的航班在陆续减少,货运物流舱位异常紧张。英纳法墨西哥工厂与时间赛跑,赶在墨西哥停飞直航中国航班前,搭载最后一趟航班,将首批1万只口罩发运国内,第一时间捐赠给疫情防控一线。后续防疫物资,将借道欧洲转机,陆续发运回国。
♦爱心接力跨越万里的驰援
2月6日19点,北汽鹏龙大厦。一批采购自南非的防疫物资,经过10个小时的空中接力,跨越万里终于抵达。为了这批宝贵的防疫物资,北汽国际公司与北汽南非公司马不停蹄,和时间赛跑,将爱心接力。
►辗转
1月27日,接到北汽国际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来的“捐助防疫物资行动建议”,北汽南非公司与合作伙伴IDC立即响应,开始寻找货源。
几经周折,北汽南非公司采购部终于联系上了一家位于德班的供应商,订购物资,并约定在约翰内斯堡提货。
2月1日,采购部员工左喜顺飞往约翰内斯堡,却接到了货物还在德班没有发货的消息。
“不能等!”正在南非主持防疫工作的北汽国际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星星,立即安排北汽南非公司采购部部长牛宏斌和生产管理部部长康凯火速前往德班的源仓库,提货、验货并组织发运。
当天18点,两人仔细查验完所有货物,完成提货和验收。同时,在货代仓库跟进打包工作,准备发运相关的商务文件。
►接力
2月4日一早,防疫物资顺利完成发货,从南非飞向中转地——迪拜,正式踏上了接力旅程。
2月5日早上5点,防疫物资抵达迪拜国际机场。意外又发生了,由于运力紧张,二程航班被改到次日凌晨3点。北汽国际公司生产物流部紧急联系航空公司,并协同北京的同事准备好了申请、委托、协议等全套清关手续和证明文件,直接提交至机场报关行。
2月6日凌晨,最后一程的航班如期从迪拜起飞。与此同时,身在北京的生产物流部员工黄浩和张淳提前进入首都 机场保税区,赶在货物落地前完成了预报关,迅速完成了支付关税、申请优先分拣等工作。
2月6日下午15点,物资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随后运达北汽鹏龙大厦,并以捐赠形式交付北汽集团进行统筹分配,它们将为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