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共渡难关 汽车中小企业需要哪些“解药”?
中国汽车报网 ·  李亚楠 ·  2020-02-07

  谁也不曾想到,2020年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开局。疫情阴霾笼罩下,每日新增的确诊人数让人揪心。全国经济发展速度被迫减缓,汽车产业也不例外,疫情已经成为整个产业供应链企业面对的共同难题。相较于整车企业,身处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多是中小型企业,其资金实力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正承受着更大的煎熬。

  好在,政府相关部门已关注到各行业中小企业所处的困境,并积极推出相关支持措施。近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多项措施引发热议,也暂时给汽车产业的中小型企业吃了个“定心丸”。

  ► 五部委发文加强金融支持 “苏惠十条”大获好评

  2月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等。

  继五部委推出 30 条金融举措后,苏州市于2月2日率先出台了《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以下简称“苏惠十条”),支持对象为受到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符合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据记者了解,“苏惠十条”主要通过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和减轻企业负担这三大措施,并且政策执行期暂定为三个月,以缓解中小企业短期甚至是中期面临的经营压力。

  因被评以“响应速度快、真金白银支持、高效务实全面、能落实(每一条政策都备注了责任部门)”,“苏惠十条”迅速刷爆网络,收获赞誉无数。

  “超给力,中小微企业关心关注的,都在里面了!”、“苏州的动作真快!”、“口号喊得好,不如实际做得好!”……《中国汽车报》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里,包括汽车产业企业在内的不少外省市企业人士也纷纷转发点赞“苏州速度”及苏州政府。

  ► 为中小企业降成本 多地相继出台配套政策

  苏州在迎战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方面的硬核表现,引得不少网友呼唤其他省市地区政府前来“抄作业”。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也特意点赞苏州做法,表示“苏惠十条”是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间精准施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很好的例子。

  事实上,在“苏惠十条”公布之后,据《中国汽车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上海、北京、山东、宁波、盐城、青岛、临沂、福州、莆田等多地等多地都已相继出台配套政策落实五部委要求。

  其中,北京市于2 月3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若干措施》,提出将1月、2月应缴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至3月底;对于旅游、住宿、餐饮等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经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确认,可将疫情影响期间应缴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至7月底。另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给予失业保险费返还。

  同时,上海市人社局也公布了一系列企业减负措施,包括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可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等。

  “疫情之下,资金压力是众多中小企业最大的痛点。‘苏惠十条’的出台为当地的中小型汽车制造业注入活水,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希望,也有利于企业在疫情后的快速恢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苏惠十条”模式完全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其中,贷款利率在原有水平上的下浮、缓交社保和减免房租税费等举措,可有效减低中小型汽车制造企业的生存成本,维持企业在疫情中的生存状态。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呼吁,在疫情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中小型汽车制造企业的生存问题不容忽视,各地方政府不可采取一刀切的解决方式。对于部分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型企业,政府可出台和落实力度更大的“通关”援助政策。而企业也应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为恢复生产提前做好准备。

  ► 中小型零部件企业更需关注

  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一位高层管理人员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总体来看,解决部分中小型零部企业车的资金流动问题很有必要。但由于所处地区不同,各地方政府的应对政策也应该具有针对性。例如,江苏地区的大部分零部件企业需要租厂房,所以减租等政策对苏州的中小型企业很受用,但武汉地区,尤其是十堰的汽车制造商多为本地企业,存在租金压力的企业很少。“疫情大概会对第一季度或者是上半年的生产计划产生影响,但终端市场和下游需求量的不明朗更让我们担忧。” 他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青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汽车产业链中,从抗风险的角度,相比较而言,零部件企业比整车企业要脆弱得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传统零部件企业可能受影响会比较大。

  王青认为,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释放汽车消费潜力的政策,但很多地方至今还缺乏落实措施,如限行限购、促进二手车消费等方面,还是有很多的待释放空间。促进疫情后的车市消费,还应关注这些问题。

  崔东树进一步表示,汽车制造业的中小企业想要渡过眼下的难关,除了需要政策的支持,还需要国内的整个市场尽快恢复秩序、正常复工运行。同时,他指出,相比多数的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各方面的能力更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为避免汽车产业链的中断,建议部分整车企业可为上游相对脆弱的零部件企业提供一些引导和支持,以共同攻克难关。

  编辑:薛亚培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