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登录

没有账号?去注册

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置顶
中汽协杜道锋:疫情之下 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更多冲击
中国汽车报网 ·  赵玲玲 ·  2020-02-14

 

  

  零部件咳嗽,整车发烧。疫情爆发以来,陆续有整车企业爆出停产预警,主要原因是零部件供应不足。 

  “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不仅在整车企业,也会对汽车零部件企业产生连锁反应,零部件企业相对整车企业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员服务部主任杜道锋对记者说。 

   

  杜道锋指出,短期来看,疫情给零部件企业主要的冲击是延迟复工影响了正常生产。全国许多地区都进行了延迟复工,据中汽协对21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调查,99%以上的企业都是在2月9日后复工,平均比往年延迟19天。此外,各地受到疫情影响情况的不同,复工时间并不统一,再加上返工人员受到交通管制与隔离等因素的影响,能否正常参与复工也是一个未知数。这也增大了产能不足继而导致整车厂断供的概率。 

  “汽车企业对供应链响应速度要求很高,受疫情影响,部分区域采取了一定的交通管理措施,这将影响零部件企业的产品交付,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生产运营。”杜道锋说。 

  长远来看,疫情导致的汽车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减少也会进一步传导至零部件企业的身上。就汽车行业来看,目前除了部分为抗击疫情生产负压救护车等车型的企业,许多车企选择延迟复工。延迟复工使得零部件需求大幅降低,从而导致上游零部件生产企业承压明显。 

  零部件企业在停工的同时依旧承担工资等费用,给经营带来困难,疫情导致的资金问题对中小企业的打击更大。同时,随着疫情加剧,一些国家和企业以防止疫情扩散为由,拒绝接受已经订购的货物,对原有的订单也做出了撤销。 

  “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停工就意味着收入与现金流的中断,但房租、工资、利息不等人,零部件企业将承受巨大压力。部分资金周转困难、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杜道锋进一步指出。 

  数据显示,上述212家零部件企业因受疫情影响,据估算营业收入损失最大的为20亿人民币,营收损失在2000万到5000万的企业占比16%。实际上,我国的零部件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大型的整车企业更差。广大中小微零部件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提高居民收入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放缓,汽车行业销量下降明显的情况下,许多零部件企业本身就处于较为困难的境地。加上年初疫情的爆发,中小微零部件企业日子更加难过,也需要更多扶持和关注。”杜道锋表示,企业复工后,如果能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执行限产等,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恢复。同时希望整车企业给予本土零部件企业更多关注。“呼吁金融机构降低企业的贷款利息利率,免除疫情期间的贷款利息等。”他说。 

  编辑:黄霞

京ICP备1301693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80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17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35.
Copyright © 2002-2014 中国汽车报网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