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北京的数九寒天,夜幕降临,温度降至冰点,一如2019年的车市。当晚,由《中国汽车报》社主办的2019年度(第十二届)消费车型盛典暨用户与营销的变迁趋势主题演讲活动高朋满座。
在人民日报社原副社长、中国报业协会理事长张建星,中国记协书记处原书记潘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杨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委、全国汽车经销商商会创会会长李响,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监事长高保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环球时报》市场推广中心总经理刘远达,以及《中国汽车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宁、副总经理谢志杰,《中国汽车报》副总编辑胡轶坤等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2019年度消费车型逐一揭晓。一座座沉甸甸的奖杯是《中国汽车报》人用心写就的车市年终总结,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以及企业的执着与创新,也为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传播正能量。
■行业“压力山大”
辛宁在致辞中说,2019年,车市不出意料地迎来深度调整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新车销售2311万辆,同比下降9.1%,预计全年下跌8%。具体到乘用车,全年下跌幅度预计在10%左右。正如经济学家所说,今年车市的表现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的回落过程,也是长期趋势和短期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今年美国频频挑起并升级贸易摩擦,不仅对进口车市场造成负面影响,更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居民杠杆率水平的增长已对消费产生了抑制。更让汽车行业人士感到雪上加霜的是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升级。为尽快清理库存,一场力度空前的促销大战让整个汽车行业蒙受重大损失。
“当前我们正身处百年未见的大变革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成为下一次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核心动力,人类在工业社会时代建立的思维模式正在从以机械、工具为主导切换到以信息、数据为主导,与此同时汽车市场又遭遇长期趋势与短期因素叠加共振的影响,汽车行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辛宁在盛典现场作了“用户与营销的变迁趋势”的主题演讲,希望引发汽车行业人士的思维共振。
■寻找车市最亮点
尽管长期趋势和短期因素的双重打压,让汽车行业倍感艰辛,但依然有一些企业、一些产品在车市“寒冬”中脱颖而出,爆发出耀眼的小宇宙。“年度消费车型盛典”拥有一支由专业车手、大学教授、经销商、市场营销专家以及媒体人士组成的评审团,总能在茫茫车海中找到那些最亮的星。
陪伴中国车市十二载的“年度消费车型盛典”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历时数月通过专业的试驾评测,结合评审团、资深记者以及消费者的意见,为消费者遴选出年度最具代表性的实力派选手,并借此梳理市场特点、挖掘消费趋势,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消费指导,也为车企的产品开发和投放提供来自市场一线的意见。
今年的消费车型评选设置了产品奖和品牌奖两大奖项,其中产品奖根据轿车、SUV、MPV细分市场的销量及品牌口碑,从众多入选车型中甄选出一款年度车型,而品牌奖更是坚持梳理了贯穿全年的汽车营销活动,从创意、执行、达成效果、传播声量、品牌口碑、社会责任等维度进行打分,遴选出优秀企业及项目的代表,这其中既有传统车企,也不乏造车新势力,还包括了作为“大国重器”代表的越野品牌。
■十二载坚守不忘初心
作为人民日报社下属的权威汽车媒体,《中国汽车报》长久以来以“汽车社会的舆论领袖”为己任,在关注汽车行业、汽车企业的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消费者的需求,致力于向全社会不断传递正确的汽车消费理念,描绘美好的汽车社会和汽车生活。
据年度消费车型评审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每个奖项都更具公信力,年度消费车型评审团每年都会组织两次以上的大规模车型试驾活动,而试驾场地不仅有广袤的草原、绵亘的戈壁滩,还有泥泞的沼泽地,蜿蜒的山路。通过专业严谨的测试,评审团得以深入了解产品特征,体会产品背后的企业理念和思路,通过与参选车型的零距离接触,把评选做到极致。
“多变的十年、不变的初心。”一位连续多年参与年度消费车型试驾活动的评审团成员告诉记者,虽然每次活动都非常辛苦,还要克服各种突发情况,但一想到评审将是对车市主流产品的一次检验,会对消费者购车决策起到一定指导,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编辑:黄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