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16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筹)共同主办的第五届FCVC大会于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召开。法国液化空气氢能业务副总裁、氢能委员会联合秘书长Pierre Etienne FRANC连线发表演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大家下午好!跟大家介绍一下对于氢能发展的一些理解。大家也知道法液空确实也是和丰田一起合作,有很多的中国员工来共同携手去全球开发氢能,几年前其实的规模还是非常小的,当时只有13个成员,现在已经有91个成员了,还在不断找新的成员,很快就会达到100,在日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一些的扩张。
目前法液空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劲,理事会里面有很多的成员来自于中国的,它不仅仅只是一个行业,它涵盖了很多的行业,它包括有创新的一些公司,还有不仅仅是只是下游的,还有包括上游的企业,所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公司确实有这样的一个愿景,如果说对于能源转型是非常严肃的话要做很多的举措,包括很多种类的汽车,最终是要达到所有能源的20%占比,从而可以更好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目前有很多广泛因素来告诉大家,氢确实在能源转型方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能源。
目前有一些国家在能源转换方面启动了非常好的一些政策,包括使氢能方面的发展纳入到了自己的政策中去,它也占到了全球GDP的70%。
事实上,是很多行业里面唯一的一个行业,确实是从政府这里受到了很多的支持,所以说这个也是和对应气候变化的意识提升有紧密关系的,会关心很多的话题,包括清洁能源问题,还有包括氢经济的问题,也希望更好地进行扩张,在欧洲的话也可以有大规模这样的一些回收的项目,包括德国、葡萄牙、西班牙、法国也加入到其中,还有韩国和日本其实也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他们希望去不断加速这个方面的发展。
我对于中国的政策不是那么熟悉和了解,但是从今天嘉宾演讲当中可见一斑,中国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升,还有澳大利亚也在今年早期有很大的举措,所以唯一缺少部署政策的目前就是美国了,这可能是一个问题,也不一定是一个问题,除了加州以外,因为加州还是在大规模支持氢能的部署的,而且加州也有很多大量的卡车,所以说它在这一块比较重视,但是除此以外没有得到太多政府的一些政策的支持,那我想从中国的经济角度来看,你们应该是更加领先,而且你们的发展速度来的更快。
所以确实非常雄心勃勃,会去看对于氢能来说在这个上面它的长期影响到底是什么呢?就是要去看是不是可以更好地部署这个技术,能不能得到更好的成本,所以说也列出了一些报告,尽可能看一下氢气是不是有机会成为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不仅如此还要看看它是不是能够去替换这个化石燃料。
氢气和这个电池解决方案相比是更有竞争力的,一个是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因素,所有的这些行业其实都是和交通相关的,而且也是和重型的机动性相关的。
它也是和使用的化学燃料行业相关的,所以有这个机会让它变得更加低碳和有竞争力,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办法把钢厂百分之百去碳化,但是必须要去碳普及做CCS的工作,对于这些行业来说,氢能就是不可避免的路径了,因为氢能是唯一的路径可以去改良这样一些行业的。
还有一些不是那么有吸引力的行业,特别是从近期来看不能成为一些解决方案,但是从长期角度来说有可能成为解决方案。如果去看一个专门的小市场就是绿氢,如果你去看一下全球平均的分析,资本支出成本等等,比欧洲的资本支出要低一些。
如果用化石燃料为基础的氢气,它在成本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希望用到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另外可以去整合风能、太阳能还有其他整合在一起的方法,去减少成本降到每个小时20美金以下,如果能够使这个低的资本支出和更低的能源成本整合一起的话,就可以达到一个更好的成本。
当然还是有很多的潜力可以去开发一些碳的技术,从而可以得到非常有竞争力的低碳氢,氢普及可以帮助对于现有的灰色氢去提高成本,但是如果说这个灰氢生产的成本增加的话,由于这个二氧化碳的定价税收规则,所以说才会增加这个成本,这样一来总会达到这样一个点,可能是R30、R40的水平这样它的价格比低碳的更高,也就会达到一个拐点这个时候能源的变换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就是氢能的分布配送成本可以下降70%,如果去看一下交通部门,比如说中国、韩国和日本可以去做这样的发展,那就可以达到成本下降,怎么做呢?先驱增加的负载因子,那就可以有更多重型交通工具等等,可以增加的建设,把每公里的资本支出去增加,如果加氢站的规模很大的话也可以下降成本。
最后提升零部件和设备的规模,另外能够去开发更多系列车型的话也可以降低45%-50%设备方面的成本。所以说燃料电池货车以及汽车能够下降45%到50%的成本以后,也可以和其他的车型有很多的竞争力。
稍微总结一下。法液空非常关注氢能,在过去50年里都非常关注氢能的工作,开始是太空行业在不断学习,会学到很多液氢的供应,所以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经验。从而慢慢就开始对于中国太空行业出口很多液氢泵,慢慢又开发了更全面的整个供应链,还有建立一些管线,不仅仅是在欧洲,还有在美国、新加坡等等,当然也会去服务很多不同的客户和用户,非常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销量,在这个基础上,在过去的10年里,也建立了很多的倡议来确保说氢气的经济能够得以成形。当然在日本还有美国、中国也有很多的合作,也建立了很多的集团,希望能够对氢能汽车的使用零售进行分享,包括加氢站都有合作,帮助中国去开发更多的加氢站,去推进氢能经济,而且也希望能够更好地投资供应链,包括一些低碳的供应链,还有法国的一些低碳的氢活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也会去推进这个方面的工作。总的来说必须要在今年年底有20兆瓦的项目在开发,最大的液态氢是2亿美金的一个供应链价值的投资。在所有的位置都会有不同的倡议和活动去开发和发展,也当然致力于推进经济成为中国很好的合作伙伴。
最后这个行业是非常有特殊性的,比其他的能源更加危险,尤其当心要合规,而且非常恰当地去使用这些设备进行加工,也有很多的测试工具给大家确保不出任何的事故,只有安全,才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去看其他的元素,包括法律规条,当然还需要去不同应用方面进行协调,也需要去扩大规模减少成本,需要增加配送以及使用,如果能够把所有的这些做到的话,保证这个十年将会成为氢能的十年。
谢谢大家!
王琨整理






